成品油價格改革確定方向 定價權將不下放
成品油價格改革醞釀已久,現在終于見“眉目”了。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2月7日透露,已經研究提出成品油價格改革完善方案,“有關改革措施目前仍在論證過程中,各方面基本達成共識后,擬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去年末,這一宏觀管理部門曾表示,2012年將“擇機推出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
新方案主要圍繞縮短調價周期、加快調價頻率,改進成品油調價操作方式,以及調整掛靠油種等方面內容,進一步完善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
有業內人士透露,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已經擬就,發改委去年底曾召集專家對此進行了討論。討論的方案為2010底確定的版本,其主要內容為:縮短油價變動周期,調整變動幅度,以及可能更改掛靠國際市場油種。
新方案將使國內油價更多地反映國際油價變動情況,時間由現行的22天縮短為10天或14天,掛靠的油種可能由WTI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替代辛塔。但新方案依然不會公布具體的掛靠地點。
行業研究人士一般認為,目前中國原油價格主要參考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油價。
現行成品油定價辦法是: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加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金、合理流通費用和適當利潤確定。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汽、柴油價格。
報道還透露,決策部門對新方案推出時機的考慮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國內通脹情況,二是國際原油價格走勢。自去年三季度以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持續回落,最新一期財新經濟學家調查顯示,今年1月CPI漲幅預計與上月持平,為4.1%。
接近國家發改委人士透露,隨著上半年國內通脹下行趨勢基本確立,油價改革方案推出可能性加大。“一旦國際原油價格走低,即為合適時機。”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則認為,未必合適時機出現,改革方案就會推出,“還取決于政府對改革迫切性的認識,存在多方因素制約。”
他還稱,掛靠油種的基本原則是“在哪里買,跟哪里掛靠。”按照國內油來源確定權重,此權重根據現實購買情況隨時變動,并非市場上按照三地各33%的比重計算。
中國石油大學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王震表示,2012年上半年從國際環境來看是比較好的機會,但國內趕上農耕,如果成品油漲價,又怕影響農業用油部分。“擇機比較難,好機會可遇不可求。”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