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木地板產業50%產能閑置 全行業洗牌在即
日前,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通報了一起木地板產品不達標事件,事件主角是宜華木業等多家木地板企業,它們所生產的實木地板存在厚度、寬度、漆膜附著力等指標不合格。業內人士指出,企業節約成本、偷工減料是重要原因,而宜華木業這樣的大型企業出現這種情況,或存在管理不善、輕視地板業務等問題。
上海木材行業協會秘書長汪少芳表示,這三項指標都是非常基本的指標,一般正規企業不大會出現這樣的不合格現象。而多年從事地板行業研究的專家吳邊表示,去年地板行業銷售下滑,企業為節約成本偷工減料是重要原因。
由于去年房地產銷售不振,直接影響到了下游地板行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地板行業銷量至少下滑20%,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企業為了節約成本而偷工減料并不在少數。
汪少芳給出的上海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上海2011年實木地板比2010年下降約30%,銷售非常不好。”
地板行業專家高志華表示,目前,我國地板行業將近一半產能處于閑置,中國有約2300家木地板企業,每年產能約8億平方米,但其中近4億平方米產能沒有發揮作用。
約占我國木地板一半產量的木地板之都南潯,問題同樣嚴重,南潯木地板協會會長蔣雪林稱,在南潯有將近三分之一產能過剩,部分中小企業面臨關停或者轉型。
墻頭屋漏偏逢雨,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又遭遇了嚴厲的房地產調控,以上海為例,2011年全年上海樓市成交量僅為729.76萬平方米,創下歷史新低,同比下滑24.90%,而去年下半年商品房成交量下降最為嚴重。世友地板有關負責人胡造奇表示,地板行業由于處于房地產下游,一般而言房地產受到的影響要延緩半年才能影響到地板行業,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地板業將面臨更為嚴峻的形勢。
在這種形勢下,眾多企業紛紛采取各種辦法壓縮成本。此次出現的問題多數為壓縮成本不當所致。高志華表示,按照國家標準,檢驗地板寬度是否合格主要看一個公差值,如果公差值不超過0.3毫米,就屬于合格品,反之則不合格,在銷售不振、利潤下滑情況下,多數企業會選擇接近0.3毫米的公差,以節約成本,這很容易導致其產品不達標。
對于未來走勢,多位業內人士坦言,行業洗牌在所難免,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會產生一些產品不合格等現象,只有政府等相關部門加強行業監管,以及企業自律,才能維護好行業信譽。不過,業內人士坦言,宜華木業這樣的大型企業也出現問題,很可能是其管理不當所致。“近幾年公司及其母公司重點發展房地產、家具等業務,管理能力下降很可能與其母公司輕視曾經的主業地板業務有關。”該人士介紹。
不過宜華木業市場部相關人士則解釋稱,受檢產品為店面樣品,時間較長,受到溫度、濕度等環境的影響比較大,容易變形,所以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不過,該人士稱,具體原因目前還不是很清楚,須待調查后才能給出明確答復。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