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黃金周民航業客流增8% “錢”景依然堪憂
中國民航運輸業在龍年春節收獲頗豐,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顯示,春節七天假期中,民航業共接待游客543.4萬人次,同比增長約8.6%。然而,每年一、四季度都是航空業的傳統淡季,再加上整體經濟環境低迷,使春運這道快餐遠不能成為拯救業績的靈丹妙藥,于是不少航空公司在春運尾聲沒有像以往那樣進行短暫休整,反而開始緊鑼密鼓地提前備戰“后春運”市場。
航企提前備戰
據了解,在迎來春運返程高峰的同時,不少航企已經在為節后淡季悄然做起了準備,其中降價就是他們祭出的一大殺手锏。
首都航空宣布,該公司節后不同目的地價格會較春運前期便宜20%-50%,甚至低于日常水平。在該公司官網上,1月29日-2月6日期間,廣州飛成都打2.5折,僅需要330元左右;廣州飛海口1.6折僅110元;廣州飛三亞1.6折僅110元。此外,深圳航空也推出了特價促銷,1月30日-2月16日其廣州至成都票價最低僅為200-260元;2月廣州至海口機票價格也從600多元降至140-280元。
也有不少航空公司依靠推出特色航線吸引客源。國航就推出了不少聯程銷售的特色產品,經過測算,最多優惠達20%以上。海航宣布在2012年2月1日-10月27日,調整其北京至廣州、北京至上海國內航班時刻,調整后的新時刻可與北京至多倫多、北京至西雅圖航線實現當天雙向銜接。而南航則以增加旅游航線作為一大賣點。從2012年1月23日起,南航開通哈爾濱至韓國束草以及哈爾濱至韓國清州航班,據悉,1月正值束草舉辦“雪花節”,新開航線大大滿足乘客出行需求。
2012內憂外患
航企之所以如此賣力備戰節后市場,主要是由于其在2012年面臨內憂外患,“錢景”堪憂。
在2011年因種種原因未能完全發力的高鐵依舊是航企的勁敵。以京滬高鐵為例,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11年7-10月,京滬高鐵累計影響航空利潤4.5億元,占全行業總利潤的1%左右。在這4個月中,京滬高鐵的開通影響該航線及其沿線的客流量同比下降了20%。而隨著更多高鐵開通,民航將遭遇更為激烈的競爭。除高鐵外,今年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經濟增長可能進一步放緩,這讓航空市場可能出現供大于求,客座率和票價水平的下滑等狀況,直接影響航企的盈利水平。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經濟復蘇仍存諸多不確定因素,主要發達國家居民消費能力下降。與此同時,歐盟強行將航空業納入碳排放交易系統,也為行業蒙上陰影。如果該計劃實施,中國民航業在2012年將多支付約8億元人民幣,到2020年累計支出約176億元人民幣。
航企破解困局
談及中國航企如何破解2012年困局,有業內人士指出,國有航空企業應趁國際航空巨頭業務收縮之時搶占國際航線,而民營公司應該把重心放在支線上。
民航專家王疆民就表示,在2012年,開發高端市場以及支線航線都可成為航空公司的新業務重點。因為,目前這兩部分市場存在很大空白。另外,歐美航空巨頭受當地經濟低迷拖累,正在收縮國際航線,而中國航企可借機搶占市場。
王疆民進一步解釋,在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更復雜的市場環境下,國際航空市場競爭力下降,使中國航企擁有了更多的機遇。但是,目前國內航空業雖已有了很大發展,但基本上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產品也是徘徊在中低端水平上,在市場上沒有發言權,以至于現在許多產品都是根據國外航空公司標準來制定的。接下來,只有擺脫過去照搬照用的老套路,推出中國特色的航空產品和服務,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使競爭力大幅提升,不過,要做到這些并不容易。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