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不振 鋼企2012仍將糾結
鐵礦石價格下滑對鋼鐵企業無疑是一大利好,但鋼材價格下滑卻讓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這種利好。
業內人士指出,2011年鋼企業績由于上下游的雙重擠壓難有明顯改觀。當前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依舊,未來鋼企仍面臨著高成本、低效益的挑戰。
盈利空間備受擠壓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顯示,截至1月19日,滬深兩市共有9家上市鋼企披露了2011年業績預告。寶鋼股份則率先披露了業績快報,公司201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231.19億元,同比增長10.23%;實現凈利潤73.02億元,同比下滑43.35%。原材料價格以及鋼材市場低迷的雙重擠壓對上市鋼企業績的影響已初露端倪。
盡管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991.60萬元,重慶鋼鐵依然預計2011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出現大額虧損。公司直言,2011年(尤其是第四季度)鋼材市場顯著低迷;鐵礦石等原燃料價格上漲,導致鋼材成本同比上升;公司運營成本及財務費用上升導致業績出現虧損。
此外,凌鋼股份也表示,2011年鋼鐵行業一直在高成本、微利潤狀態下運行。特別是從9月份開始,受國內外經濟環境影響,鋼鐵市場形勢急劇惡化,致使鋼材銷售出現虧損,預計全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
除了上下游市場的雙重擠壓外,廣鋼股份還表示,公司受重組和國家強制淘汰落后產能的影響,白鶴洞基地關停及重組未來的不確定性導致資金比較緊張,公司的原材料采購及生產組織困難,工業生產不飽和,所以預計2011年度可能為虧損。公司稱,若2011年度虧損,將在年度報告披露后被實施特別處理。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朱繼民表示,2011年四季度行業出現利潤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產能大量釋放;二是主要下游用鋼行業特別是制造業對鋼材需求增速下降,導致鋼材價格下跌。此外,由于進口鐵礦石價格相對于鋼材價格的滯后效應,使企業陷入了“以高價格礦石生產,以低價格銷售鋼材”的困境。
供需格局短期難改
2011年我國鋼鐵業面臨著來自上下游的雙重擠壓,鋼企利潤率逐月降低,但鋼企并未出現大幅減產,市場供需格局仍未出現明顯好轉。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1年1-11月會員鋼鐵企業產品銷售利潤率只有2.55%,遠低于同期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利潤率的水平。
其中,10月份和11月份中鋼協會員鋼鐵企業利潤率分別僅為0.48%和0.43%,企業虧損面超過三分之一。12月末,全國26個主要鋼材市場五種鋼材社會庫存量合計為1290萬噸,環比下降24萬噸,降幅為1.79%,降幅較上月減小了6.59個百分點。鋼材庫存降幅趨緩,市場進入淡季調整期。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