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投資創新低 2012年電力緊缺問題將加劇
電力緊缺的問題縈繞著整個2011年,雖然全國各地采取了多種措施試圖解決此困難,但電力缺口仍然存在著。
1月17日,國家發改委公布的2011年全國有序用電情況顯示,去年全國電力供需最大缺口為3000萬千瓦,發生在1月份;迎峰度夏期間最大缺口為2500萬千瓦,發生在7月份。
專家預計,隨著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2012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可能回落2個百分點,但在電力新增有效容量減少的情況下,電力供需缺口仍將存在,預計將與2011年持平。
此外,預計2012年全國新增裝機容量將比2011年減少1000萬千瓦,是2006年以來投產最少的一年。
火電企業再次面臨集體虧損
2011年,由于產業發展機制的市場化改革滯后,煤電博弈矛盾加深。在煤炭價格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火電內部深層次矛盾激化,出現罕見的覆蓋全國二十多個省市的大面積“電荒”。
國資委公布的數據稱,2011年前半年火電虧損額達153.8億元,已超過2010年全年的虧損額。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2011年上半年,五大發電集團電力業務合計虧損66 .5億元,同比增虧50 .9億元。其中,火電生產企業虧損153 .8億元,同比增虧95.2億元。
在國家做出了上調電價的措施后,五大發電集團的火電虧損數額在兩個月內還是增長了40多億元。其中大唐集團的虧損最為嚴重,旗下88家火電廠有超半數虧損,30家負債率達100%,虧損面達70. 5%。
1月11日,多家電力行業上市公司發布了2011年業績快報及發電量完成情況,以水電業務為主的岷江水電、明星電力一降一增,而以火電業務為主的九龍電力、華電能源等2011年業績仍難以擺脫行業集體虧損的影響。
由于煤炭價格上漲,華電能源2011年前三季度已累計虧損4億元;盡管第四季度處置關停了部分資產、出售長期股權投資,以及電價上調和財政補貼使經營情況有所改善,但全年盈利仍然下降。
剛剛落幕的華能集團2012年工作會議顯示,我國最大發電企業華能集團2011年全年發電6046億千瓦時,實現利潤61億元,比2010年減少16.9億元,主要原因就是火電虧損65億元。
有業內人士表示,盡快實施煤電價格聯動政策,是解決發電行業嚴重虧損最切實可行的辦法。從近期看,盡快調整火電上網電價,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上網電價,以解決發電企業燃眉之急。從長遠看,要建立煤電價格聯動常態機制,要小步走、不停步,不能等問題嚴重了再解決,集中調整電價不僅會對市場造成一定影響,而且發電企業由于長期虧損經營也難以為繼。
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小琳日前也表示,要緩解火電虧損、煤電頂牛的情況,有必要推進電力體制改革。
火電投資創6年來最低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下稱“中電聯”)統計部主任薛靜稱,截至2011年10月底,全國火電在建規模6418萬千瓦,比上年同期減少2122萬千瓦;預計2012年全國新增裝機容量將比2011年減少1000萬千瓦,是2006年以來投產最少的一年。
她還表示,火電裝機增長乏力的主因是火電連年虧損使電企失去投資動力和能力。
中電聯日前發布2011年電力數據顯示,火電投資持續快速下降,由2005年的2271億元快速減少到2011年的1054億元。專家稱,火電投資下降過快可能導致今后幾年火電裝機不足,造成“硬缺電”。
2011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46928億千瓦時,增速從2010年的14.56%下滑至11.74%。雖然電力消費需求增速將回落,但在電力新增有效容量減少的情況下,電力供需缺口仍將很大。而據了解,2012年預計新增裝機容量9041萬千瓦,年底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0.56億千瓦,其中火電新增5886萬千瓦,較往年減少近2000萬千瓦。
薛靜預計,2012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隨之減少,增速可能回落2個百分點,在10%以下。體現在電力投資上則是增長乏力。
據統計,中國從2005年起,僅有遭遇金融危機的2008年、2009年,中國的發電量增幅同比低于10%,其他年份均在13%以上。從2005年到2010年的6年間,中國的發電量年度增幅平均是11.15%。然而數據顯示,去年發電工程完成投資3712億元,比2010年下降6.49%。國家能源局最新發布的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電源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中,火電部分是1054億元,比2010年大幅下滑了372億元,縮水幅度達兩成以上。
薛靜稱,經歷2009年投資高峰后,電力投資已連續兩年下降,2010年為7051億元,預計今年仍將延續下降趨勢。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火電的虧損狀態已經持續了幾年,投資的減少是必然的,資金已逐漸向水電和核電轉移。如果煤電機制短期都未能理順,那么減少火電的審批,重點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電,是必然的趨勢。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