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網站半年倒閉上千家 “錢”景難測
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截至目前,國內團購網站已經縮水至3897家,比最高峰時候的5000家減少了22%。
伴隨以上數據的是以高朋為代表的幾家大型網站連續傳出的裁員、撤站風波,這標志著團購網站從大躍進轉向精細化運營,收縮戰線沉淀分層。
據前瞻資訊數據中心監測顯示:2011年國內團購市場交易總額達110億元,同比實現了550%的增長;超過3億人次的“抱團”消費,所覆蓋的社會消費市場規模已達306億元。
一年前,有專家預言中國將只有不超過10家團購網站存活,而這一年的實際情況說明,雖然團購站因膨脹過快導致盛極而衰,但團購行業本身的商業價值在經歷擠水分過程。自2011年7月份團購交易總額突破10億元大關后,一直保持在這個量級,12月份更以15億元達到全年月度團購交易額的巔峰。
激戰一年陣營初定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在2010年末中國團購網站有1726家,而2011年中這一數量曾經飛速膨脹至超過5000家,繼而在第三季度中出現持續衰減,截至12月底回落至3897家,仍有超過1倍的年度增長。在受資本青睞的2011年春季,大型團購網站急劇擴張燒錢火拼廣告,“團購就上XX網!”的雷同口號遍布于城市的每個角落,各地也雨后春筍般涌現出眾多地方中小型團購站。
火熱僅僅維持了不到兩個季度,美團、拉手、滿座、高朋等多家大型團購站在嘗試了幾個月后紛紛裁撤當地分站。由于風投資金鏈斷裂和營收有限,團購站們不得不在第三季度瘦身裁員以節能低耗的方法度過即將來臨的寒冬。這也宣告了轟轟烈烈的團購大躍進時代結束,各家團購站開始埋頭提高精細化運營能力,沉淀分層的調整期正式開始。
不可否認,團購站背后的資本力量以及彼此間的白熱化競爭對團購概念的推廣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與2010年相比,各大團購網站在2011年的規模、營收和服務體系都有了質的飛躍。從加強產品審核體系到 “過期未消費可退款”等規則的初步建立,無一不證明團購站們在非議中的成熟與進步。而衡量這一成長最直觀的方法,當屬月度億元俱樂部的誕生。
2010年單家團購網站的月度最高銷售額僅6887萬,而在2011年曾有7家團購站先后邁入 “億元俱樂部”。這些橫跨全國的大塊頭集體發力,最終創造了2011年國內團購市場超越110億元的團購交易額,其中大眾點評團、拉手網、美團網、窩窩團4家團購網站全年銷售額過10億元。在全年交易額占比中,拉手網、美團網、窩窩團三強領跑,3家交易額之和占比達到整個團購市場的38%,而大眾點評團、糯網、滿座在一二線城市的優勢明顯,F團和嘀嗒等團購網站厚積薄發,在第三季度創造了平均每月10%的增速。此外,千萬元級別的團購網站人氣和實力的比拼也不容小覷,這使得團購行業的“馬太效應”顯現,大型團購站和中小團購網站已經有了明顯的雞尾酒般的陣營層級。
優勝劣汰從長期來看更有利于整個團購行業服務的提升,目前2011年前10名的綜合性大型團購網站不但基本穩定,更逐步分化出“億元俱樂部”、“兩億元三強”等重要角色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旅游、美妝等垂直行業類的團購網站以及擁有獨特地方商戶資源的中小型站仍然有自己的一塊天地。
團購靠岸B2C商城
截至2011年12月底,月交易額突破百萬元的城市已經達到109個。團購不僅為商戶快速聚攏人氣、增加銷量,更包含著優惠券認證、會員制營銷等后續的營銷機會。可以說,團購為商戶的O2O營銷(onlinetooffline,在線支付,購買線下的商品、服務,再到線下去享受服務)打造了堅實的用戶群基礎、商戶資源儲備以及消費認證體系。在智能手機以及3G移動網絡的普及下,團購的普及和常態化也將加速O2O行業的演進。
據悉,拉手網等已在近日推出了專門的優惠券頻道,嘗試為消費者和商戶提供更多樣化的優惠選擇。團800聯合創始人胡琛分析認為,行業領先者的一舉一動都會引發跟風,而“PC+團購”搭配“移動互聯網+優惠券”的本地消費平臺模式,或許會成為團購站2012年新的流行風潮。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