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企業新增環保壓力 生產成本將增加
目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征收使用管理辦法》正在緊張制定中,或將于今年出臺,分析指出,該辦法一旦出臺將大幅提高家電生產企業的成本。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在《辦法》征求意見稿的第三稿中,要求向生產企業征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標準為:電視機15元/臺、電冰箱12元/臺、洗衣機7元/臺、房間空調器7元/臺、微型計算機10元/臺。
“按原計劃,《辦法》今年肯定出臺。”中國家電協會一位相關人士表示,《辦法》由財政部牽頭制訂,環保部、工信部、發改委參與,現在正準備上報國務院。最終何時出臺,還沒有具體時間表。
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與歐盟電子環保指令(WEEE)類似,建立了生產者延伸責任制度。這個制度也是大多數發達國家和地區廣泛實施的制度。因此,設立相應的回收處理基金也是大勢所趨。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若按上述標準,這五類家電產品的廠家,一年繳納的廢舊電子回收處理基金將達到約20億~30億元。
“肯定會有成本壓力。”某大型家電企業的有關負責人表示,“但是整個行業的壓力都是一樣的;而且十元對上千元的產品來說影響不大,我們估計會直接把這部分費用轉嫁給消費者。”
上述人士還透露,該企業正在積極申請拆解企業的資質,“如果能成為拆解企業,就可以領回一部分補貼,抵消掉一些成本。”
目前,國內家電業里,只有TCL、海爾、長虹等少數企業獲得了電子產品拆解處理的資質。
“這個資質牌照,環保部給各個省的名額有限。”上述人士說,每個省只有3~4張牌照,欠發達的省份只有1~2張牌照。以舊換新政策實施時確立的定點拆解處理企業還需要重新申請資質。之前已拿牌照的企業許多“吃不飽”,收集不到足夠的舊家電來處理。“它們大部分實力還不是很強,又沒有回收渠道。”
因此,中國家電協會的上述人士呼吁,國家應鼓勵大型家電生產企業自己回收、拆解處理廢舊電子產品。“這樣,生產企業才有積極性來推進綠色設計;而且,可以利用銷售渠道來加大廢舊產品的回收力度;拆解處理回收的材料也易于重新利用。”按目前的管理體系,基金是財政部管,拆解處理企業的資質是環保部管,回收物流企業由商務部管,新加入拆解處理行業的生產企業很難獲得拆解資質。
而另一個家電企業的營銷負責人則對《辦法》的出臺持反對態度。“全球經濟二次探底,2012年市場環境不樂觀,此時出臺這一新規,必將增加生產企業和消費者的負擔。”而且,只向五類家電產品的廠家收費,所收費用補貼給拆解企業,而拆解企業所拆解的電子產品卻不止這五類,這樣有失公平。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