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美“雙反”國內地板行業或加速“洗牌”
中國地板企業正醞釀起訴美國商務部,這是在日前召開的三層實木復合地板發展論壇上透露出來的消息。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去年10月12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華多層實木復合地板征收“雙反”稅,除浙江裕華實木公司外,所有應訴企業均需支付不超過5%反傾銷和反補貼稅,而未參加應訴企業交綜合性稅率達85.57%。
據了解,河北興茂輪胎案的勝利給了地板企業很大鼓舞。
目前已經有74家木地板企業愿意參加應訴。
地板行業停產潮襲來
去年12月19日,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就對河北興茂輪胎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訴美國政府案做出的判決認為,“反補貼法律對非市場經濟國家不適用”,意味著美國商務部近年來對我國做出的幾十宗反補貼決定,均不符合美國現行法律,其中就包括地板“雙反”案。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目前中國地板行業有3000多家企業,產能嚴重過剩,去年銷售了近4億平方米,而實際產能大于5億平方米,產能過剩占到近四分之一。其中,從事三層實木復合地板企業有100多家,產量80%以上出口到歐美,在受房產調控影響銷售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如果放棄應訴,企業被征收懲罰性關稅,最終必將失去美國市場。
國內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分析指出,目前國內地板企業沒有定價權,外銷時相互殺價,在海外地板的銷售利潤率只有2%~3%,,而加入原本就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將加速一些地板企業的倒閉。
木材成本上漲5%~10%,勞動力工資上升20%左右,煤炭、電費、大賣場租金都在漲價……這是所有國內地板企業需要面對的問題。
在出口受阻、國內銷售下滑形勢下,地板行業正在加速行業洗牌。
據悉,在一些地板行業積聚的地方,停工的企業數量多達20%。
地板企業應訴態度“分化”
盡管國內市場競爭激烈,但面對海外市場喪失的風險,國內部分地板企業對待應訴的態度模棱兩可。
少數外向型企業很有激情,多數企業是“搭便車”的心理,因為他們只是覺得出來應訴要花錢,卻并不清楚不應訴的后果。許多企業只是希望中國一些大企業去上訴,以為勝利了就能分享成果,而卻不知道沒參加應訴的企業將要增收懲罰性稅率。
湖北一家實木地板生產企業負責人表示,其公司的市場主要在歐洲和國內,所以“沒打算去應訴”。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