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三農”開支已超一萬億 國務院官員:還需增加
中國經濟前瞻論壇日前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出席并發表了演講。韓俊表示,農業現代化弱于工業化、城鎮化,是“三化”中最需要加強的一環。
韓俊表示,實現“三化”同步,薄弱環節是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不僅是農業生產手段的現代化,還包括農業制度的變革。今后要著力解決好五大問題:一是保障全國人民從吃飽到實現吃好;二是解決好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問題;三是解決好 “錢從哪里來”的問題;四是解決好 “農民工融入城市”的問題;五是解決好將來“誰來種地”的問題 。
韓俊指出,雖然2011年我國糧食產量實現了“八連增” ,但糧食安全在三大安全中仍然最脆弱,種糧比較效益低,隨著化肥、柴油等農資價格持續高漲,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糧食生產成本剛性增長,但糧食價格仍然偏低。在這種情況下,穩定糧食生產必須強化政府支持。
韓俊說,今年城鄉收入差距出現縮小趨勢。1-3季度農民收入實際增長13.6 %,且快于城鎮居民收入增幅5.1個百分點。農民收入增速快,一是得益于農產品價格上漲。二是得益于外出務工收入提高。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05年至2010年,全國農民工月均工資由875元提高到1690元,年均增長14.1%。
當前,農產品需求旺盛,農產品價格將保持高位運行。農村勞動力供求已經從最初的全面過剩,進入到有限剩余、結構性短缺的新階段。韓俊認為,隨著國家財力的增強,有條件在強化惠農強農富農政策方面邁出更大的步伐。
強化惠農強農富農的的政策,則需要把財政支農的蛋糕做大。韓俊認為,現在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以最寬的口徑統算下來,也就占到整個財政支出約10%,這個比重是不高的。因此要不斷增加財政“三農”資金投入總量,保持較高增速,而且要逐步提高比重,同時引導更多的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農業農村。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