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行業發展現狀及中國市場規模分析
近年,生物特征識別這一技術發展今非昔比。其中,人臉識別是一種非接觸性技術,具有可視化、符合人的思維習慣的特點,得以在商業、安全等領域廣泛應用。人臉識別技術吸引了很多公司的注意,同時也吸引了大量的資本介入,一些小型的公司被大的財團并購,成為自己公司的重要部門之一,引領公司向技術驅動轉型。
人臉識別的現狀
人臉識別技術正式起步于美國,我國接觸該技術較晚,但是經過科研人員和學者們多年的研究和實驗,目前我國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先進的水平。
國內
在我國,最早從人工向計算機智能識別發展的生物識別技術是指紋識別,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逐漸產生了對人臉識別技術的需求。從2001年開始,公安部門就開始使用這一技術來防范打擊重大刑事犯罪并取得國家的支持。隨后,我國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行時應用了人臉識別技術,這標志著我國的人臉識別進入大規模的使用階段。
在前幾年舉辦的世博會上,該技術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同時各大公司也逐漸加入,實現了人臉識別技術在中國的大規模應用。隨著我國技術的不斷進步,“三化兩合”將是人臉識別發展的必然趨勢。“三化”指:主流化、芯片化、標準化;“兩合”指:與其他生物特征的多生物特征融合與REID的聯合。
國外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7-2022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國內外對于人臉識別的研究都非常的活躍。美國、德國、日本等經濟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都有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對此進行專門的研究。以下只取其中兩個國家作為例子。
1、美國
美國是人臉識別技術最先起步的國家,也是最先應用該技術的國家,其人臉識別技術的水平一直走在國際前列。早在1993年,美國國防部就啟動了FERET項目,為其之后的生物智能識別技術奠定了基礎,推動人臉識別技術從初始階段提升到原型系統階段。
目前,美國電影中沒有鑰匙孔只有一個攝像頭的大門,刷一下人臉就可以進入;機要部門的核心設備通過指紋進行設備的解鎖;追蹤情節中利用街邊攝像頭進行識別等等,這些場景在實際生活中已經得到實際的應用。例如,FBI在2014年就推出了他們的新一代的電子識別系統,總投入超過10億美金。用于利用監控鎖定犯罪嫌疑人,從而進行全網追捕。不僅如此,美國國防部和國土安全部門加大了對人工智能識別技術的投資,用來防止恐怖分子對公共安全造成的威脅。
2、日本
日本雖然也是略晚接觸人臉識別技術的國家,但是其發展卻日新月異。在2014年日本的一家研究中心就在日本大阪試驗一項基于視頻的人臉識別技術,目的在于當災難來臨是,通過實時監控中人臉的表情以及人流的動態來判斷各個緊急安全出口是否可用。日本近年來一直在加快對只能視頻分析技術的研究。
據中關在線報道,2015年日本日立公司推出的視頻監控人臉識別技術能夠技術能夠以3600萬張圖像/秒的速度進行掃描,以高精度識別出路人,并且即時存儲路人臉部圖像,將長相相似的人臉進行分類。隨后,據中新網2015年7月3日報道,日本在國內的骨干機場引進了通過計算機智能識別人臉來確認身份的系統,有望在舉辦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之前,推進日本人出入境審查的無人化,大大縮短外國游客入境審查的時間。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7-2022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對人臉識別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我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約占全球市場的10%左右,因此2016年,我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約為17.25億元,其中金融領域約3.28億元,安防領域約5.69億元,考勤門禁領域約6.99億元,其他領域剛剛起步,約為1.29億元。
盡管,目前來看,我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較小,然而市場空間巨大。從場景評估的角度來技術人臉識別的市場空間,依據各場景的市場空間和人臉識別技術占產業鏈價值的比例,未來十年,我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元。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