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教育行業現狀及前景分析
21世紀是經濟全球化、服務國際化的時代,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教育也作為服務業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教育市場呈現旺盛的增長態勢,成為我國經濟領域閃亮的市場熱點,成為創業投資者最熱門的關鍵詞。以下是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為教育行業現狀及前景分析。
教育行業現狀:
一、留學需求增加,國際學校網絡曝光度飆升
國際學校是指跟隨外國僑民母國的教育制度,為外國僑民提供其母語教育的學校,主要是中等或以下程度的教育,近年來又發展成同時可以為本國學生提供國外教育模式的學校。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類:外籍人士開辦的國際學校、民辦國際學校、公立學校的國際部或國際課程班。近幾年,國際學校發展迅猛,一度成為網絡熱點。港媒表示國際學校增多反映中國崛起,中國教育報發報稱國際學校擴張需要降降溫。
二、國際學校發展方興未艾,未來競爭將全方位開展
我國的國際學校從90年代開始設立,經過20多年的發展,至今已有500多所。由于90年代國際學校的發展以外籍人士開辦的為主,進入21世紀,民辦國際學校才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真正的發展期也只有短短的十幾年時間。隨著國民素質的提高,二胎政策放開,未來必將有一個龐大的受眾群體,催化國際學校行業的發展與革新,國際學校的發展大潮才剛剛開始。
教育行業前景分析:
根據國家教育部《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來講,為來5到10年,中國教育培訓市場潛在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尤其是中小學的教育培訓,超出3000多億的市場,并且有、正以每年30%的速度急速增長,每年參加各類培訓的青少年兒童超過一億人次。目前,我國現有兩億多的中小學生,而在大中城市,90%以上的小學生在課后接受各種各樣的輔導,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需求群體市場。
從2012年起,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就維持在4.15%附近。在我國經濟轉型壓力較大的背景下,過度依靠財政投入發展教育越來越難,但社會的教育需求并未降低,這就為社會資本進入教育產業創造了契機。另外由于民辦學校辦學的獨立性強,使得學校在課程設置等方面更加多元化,對社會的吸引力越來越大,民辦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產業重要的一部分。
民辦教育市場規模增加的同時,在整個基礎教育行業的地位也愈顯重要。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以在校生總數估計,民辦學校在基礎教育行業的滲透率由2009年的11.2%上升至2013年的16.3%,2017年有望突破21%。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