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售電行業現狀及前景分析 萬億市場潛力巨大
在過去的2016年,說到風口行業,就不得不提到售電市場,這個之前一直在“體制”內的行業在經過多次的改革之后,終于在2015年中央9號文件《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之后進入高峰期,并在2016年全面爆發。
電力改革道阻且長
電力產業作為國家基礎設施產業,改革的步伐從1998年開始,雖然由來已久,但進展緩慢,在9號文件出臺之前,雖然在經歷了多次市場化改革之后,產業總體的活力有所提升,市場化程度提高,國家干預性不斷減少,但依然存在諸多問題,比如資源效率利用較低、價格機制不完善、相關規范性制度不完善等。
圖表1:中國電力改革標志性事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政策利好 售電公司全面爆發
9號文件的出臺,對于推動電力系統改革成效顯著,尤其是在售電環節,吸引了大批參與者。根據統計,截至到2017年2月10號,全國注冊的售電公司已經達到了6389家。
從市場的參與者來看,在政策的趨勢下,售電公司的市場主體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點,按照9號文件,鼓勵進入售電公司領域的主體主要包含以下幾類:現有供電公司、大型發電企業、節能服務公司、工程建設公司、大型工業園區以及有條件的社會資本。而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統計,除了上述參與者,目前參與到售電領域的企業還包括了民營電氣設備企業、分布式能源企業等。
售電行業的各方面利好也成功吸引了上市公司的關注,根據筆者的不完全統計,截至到2017年2月18日,我國設立、參股售電公司的上市公司已經超過了15家。
圖表2:部分上市公司售電公司設立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萬億級市場需求推動,行業前景可期
售電市場之所以能夠吸引六千多家公司的加入,主要得益于其萬億級的市場需求容量,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售電公司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約為5.55萬億千瓦時,按照《電價監管報告》的披露,目前我國售電市場其全國平均銷售電價約為為0.492元/千瓦時,則2015年我國售電市場容量約為2.73萬億元。隨著售電市場的開放,未來電價下降可期,而電價的下降有望促進社會用電量的增加,從而改善目前電力產能過剩的現象,一舉多得。
圖表3:2010-2015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及增長情況(單位:億千瓦時,%)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售電公司分析報告》整理
配電網萬億藍海市場將開啟
在2015年發布的《配網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和《關于加快配電網建設改造的指導意見》中曾提出“2015-2020年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不低于2萬億元,其中2015年投資不低于3000億元”,雖然最終2015年實際完成的投資低于預期(2015年全年共完成配電網投資2768億元,其中,城網投資1140億元、農網改造投資1628億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新電改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和歐美國家相比,這些國家的配電投資基本上是輸電投資的1.5倍,而我國配電網的投資明顯弱后于輸電網投資,反映我國配電網投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預計未來十年我國配網投資將加速,“十三五”期間國家的2萬億配網投資還是有極大的可能能夠最終兌現。
此外,隨著國家經濟逐步由工業向第三產轉型,不斷淘汰落后產能,加上整體GDP逐步回歸個位數增長,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急速放緩,另外國家已經明確提出2020年后限制新建火電廠,大部分源供給已經日趨飽和,由此帶來的輸電線路骨架也逐步完善。未來可以很清晰預見,我國電網建設投資的重心逐步由之前的主干網向智能化、配電側、售電側、用電側轉移。
圖表4:未來十年配電側、用電側是投資建設重點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新電改發展模式分析報告》整理
未來售電公司應該怎么玩?
在上述售電新政策風向標的引導下,僅僅“利用用戶和發電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賺取差價”的方式明顯不再可行,隨著更多資本的進場,這類售電公司將被逐漸同質化、虧損直至淘汰。我國售電市場將由“享受政策紅利,吃大鍋飯,皮包公司也能賺錢”走向“政策改革,必須通過增值服務形成差異化競爭,創新商業模式以獲得利潤”。
前瞻分析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售電公司想要“玩下去”,核心思想就是增值化和個性化,即:向用戶提供優質的增值服務,如優化購電策略、節能改造方案、用電方式咨詢、開展合同能源管理等,由此向用戶收取相應的服務費用,開發新的利潤增長點;根據對電力用戶需求期待的理解來設計產品和服務,讓產品能夠真正滿足用戶的用電服務需求,拓展利潤空間。
1、設計不同的能源套餐,提供不同的服務周期、不同的新能源、不同的供電服務等,這是國外售電企業最常用的方式,也是最簡單可行的模式。并且提供個性化套餐,幫助用戶節約用電成本,比如單身貴族套餐、三口之家套餐、商業綜合體用戶套餐等等,滿足各種定制化服務。
2、通過增值服務獲得客戶粘性和額外利潤,比如幫助用戶進行能源管理并獲取節能收入,通過智能用電終端和節能管理軟件對用戶的用電行為進行分析診斷,為用戶提供節電設備,提高智能化控制水平,改善用戶用能習慣等等。
3、作為能源服務的綜合提供商,比如不僅打通售電,還參與供電、供暖、供氣環節。
4、實現互聯網創新,以用電查詢管理系統(包括網站、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為入口拓展其他業務。如,在線購物,衣食住行導購與其他服務商的嵌入、定制化信息服務、家庭分布式電源安裝、廣告展示與推送等等。
圖表5:前瞻預測未來售電公司業務創新模式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