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政策東風 商業養老保險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將養老民生保障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別是,7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59號),平安養老險董事長兼CEO杜永茂表示,商業養老保險迎來新的春天,商業養老保險和養老保險公司將在養老保障和服務實體經濟中大有作為。
政策賦予商業養老保險重大使命和責任
59號文賦予商業養老保險更大責任和機遇,養老保險公司也將發揮更大的作用,明確了參與養老金管理的路徑和方向,提供了全方位、立體化的政策支持。
就資金端看,全面支持參與養老金三個支柱建設,即支持參與戰略儲備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第一支柱基本養老基金投資、第二支柱企業(職業)年金管理、第三支柱個人稅延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和個人養老保障管理業務。
就資產端看,支持資金參與股票、債券等傳統資本市場投資,同時支持通過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不動產投資計劃等形式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
平安養老險服務養老和經濟實踐
杜永茂認為,作為國內首家專業養老保險公司,平安養老險始終肩負服務民生保障的歷史重任,為中國養老保障事業和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金上,憑借綜合實力和穩健投資業績贏得社保基金理事會的高度評價,成為首批入圍的投資管理人,管理規模達幾十億,業績保持穩健。
在第二支柱企業(職業)年金上,管理年金資產近3500億,其中投資1676億,市場第一,標規1733億,市場第一;服務企業近2.4萬戶,服務員工超300萬,均保持市場領先。
同時,憑借企業年金管理的經驗和優勢,正積極全面參與職業年金管理,進一步助力二支柱體系建設。
在第三支柱商業養老保險管理上,擁有類第三支柱傳統商業養老保險和創新獲批管理養老保障及其他三方資金,規模幾百億,保持行業領先,為試點個人稅延積累了相關經驗。
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上,管理超4000億資產投向于債券、股票;通過債權計劃等形式為國家重大工程、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超過200億的資金支持。
在養老保障和服務經濟中大有作為
杜永茂認為,伴隨國家利好政策的出臺,養老保險公司將利用現有養老保障管理經驗,發揮商業養老保險功能,聚焦受托和投資能力建設,全面參與養老金三個支柱管理,通過資金運用全面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在養老金投資管理上繼續保持穩健。養老保險公司要堅持“持續、穩健”投資理念,持續打造和優化投資平臺,提升投資能力,健全決策組織和流程,強化宏觀研究和戰略資產配置,優化和完善投資風控體系,為養老金提供長期可靠的業績保障。
在養老金管理中發揮受托人核心作用和能力。養老保險公司要強化受托資產配置能力建設,做好戰略資產配置;強化受托投資監督能力建設;強化受托運營系統化、自動化建設;建立獨立的養老金產品(后端集合)評估體系;積極研究和推進個人投資選擇養老金產品;適應新市場變化,在集合計劃上探索新的模式。
在養老金第三支柱管理中發揮不可替代作用。保險業團體客戶多,與HR有長期合作實踐與經驗;產品可以實現長期鎖定、保底收益、終身領取、互助共濟;具備精算、長壽風險管理、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可確保增值與終身領取;具備稅優健康險、農業政策保險承保經驗,可在稅延養老服務中事半功倍;擁有覆蓋全國的服務網點,可以提供集中性、大面積推廣服務;在產品、系統、銷售、運營服務、監管等方面做了積極準備。
在養老金運作上更加注重服務經濟發展。養老保險公司要堅持保險業姓保,發揮長期養老金在促進資本市場穩健、保障金融安全和國家經濟安全中的重大作用;長期資金與國家重大戰略匹配,支持國家戰略;要在與養老產業鏈整合上開展投資,服務養老全鏈條經營,如把保險客戶與養老院、養老社區、照護保險、終身領取等整合服務。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