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產業轉型前景分析 產業未來挑戰不少
花卉業既是美麗的公益事業,又是新興的朝陽產業,還是綠色的富民產業。我國花卉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花卉生產國,重要的花卉消費國和貿易國。但與此同時,花卉產業的問題也十分突出。原始創新能力差是最根本的問題,品種主要靠引進,技術主要是模仿,嚴重制約了我國花卉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花卉產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花卉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在規模化生產后,我國花卉生產面積增長了120多倍,從最初不足1萬hm2增至2014年的127.02萬hm2,成為全球花卉生產面積最大的國家。
花卉銷售額同樣增長了210多倍,從不到6億元飆漲至2014年的1279億元;出口額也增長了320多倍,到2014年時,我國花卉出口額達到6.2億美元。
然而,在經濟社會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花卉產業同樣面臨轉型拐點,轉型期花卉產業將呈現幾大變化:一是從社會集團消費到個人消費;二是從豪華建設、過度設計到節約型園林;三是從城鄉二元結構到城鄉一體化轉變,生態受到極大重視;四是鄉土植物、高適應性、抗旱節水耐鹽堿植物需求提升;五是多樣化、特色化、高品質生產成為轉型期發展方向。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花卉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花卉產業面臨著三大挑戰。首先,園林綠化苗木總量過剩,結構性矛盾突出。這是由于同質化競爭日趨嚴重,而且質量水平不高,導致有限的苗木種類與多樣化城市綠化需求矛盾加劇。
其次,商品花卉良種匱乏,生產效率低。社會需求日益多元化,而國內在培育新品種的數量、質量、效率方面卻未能跟進,與市場有一定脫節。
最后,花卉科研積累不足,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科技創新是花卉產業保持持續發展的關鍵,而當前的科研基礎、技術創新還遠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
當前,我國花卉產業已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期,產品正由觀賞類傳統產品向日化、食品、保健等深加工產品和旅游產品延伸,產業正在向形態更高級、社會化分工更精細、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增長速度正在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速增長,發展方式正在從規模速度型粗放發展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發展,產業結構正在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產業發展動力正在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們要堅定信心,埋頭苦干,在提高花卉生產能力上挖掘新潛力,在優化產業結構上尋求新突破,在轉變發展方式上開辟新途徑,要依靠改革創新推進花卉產業發展。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