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廢處理行業前景廣闊 投資潛力巨大
危廢是指列入國家《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由國家按照一定的技術標準認定為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性、反應性或感染性的廢棄物。2013年新環保法出臺后,危廢行業走向風口浪尖。伴隨“十三五”規劃的逐步實施和土十條等法規政策的出臺,危廢產業發展持續升溫。預計到2020年,我國危廢市場有望形成2000億元以上的規模。
7月18日,國辦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進口固體廢物管理制度,加強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管理,大力發展循環經濟;7月28日,環保部印發的《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7年版)》正式實施;8月2日,環保部、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商務部、工商總局等六部委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電子廢物、廢輪胎、廢塑料、廢舊衣服、廢家電拆解等再生利用行業清理整頓。
一系列政策的發布,推動我國危廢處理行業快速發展。在危廢禁令頻出的政策環境下,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增量危廢進入市場。
危廢處置能力不足 市場前景廣闊
在過去幾年中,由于專業第三方危廢處置能力嚴重不足,部分大型工業企業開始嘗試建設專門用于處置自身所產廢物的危廢處置設施。
根據《2016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可以看出,2015年,全國246個大、中城市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2801.8萬噸,醫療廢物產生量約為68.9萬噸,而全國核準危廢處置的實際經營規模為1536萬噸,處置缺口較大。
據《中國危廢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我國目前危廢處置行業集中度不高,根據2008年環保部公布的危廢處置名單,全國1500多家具有危廢處理資質的企業中,處理能力達到1000噸/日的企業僅占0.3%,目前情況沒有較大改變,行業發展空間廣闊。
“十三五”期間,隨著危險廢物范圍擴大,市場規模提升,監管力度加強,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增量危廢進入市場,也將促使我國危廢處理行業邁向有序、高速發展。
資本加速布局危廢無害化處置市場
隨著行業量價齊升階段到來,各路資本紛紛涌入危廢行業。在上市公司層面,除傳統危廢處置企業快速跑馬圈地以擴大市場份額外,大量新進入者也在通過延伸產業鏈、并購跨界、資產注入等方式介入市場,涉及危廢業務的上市公司數量快速上升。從公司數量看,2014年之前,僅有東江環保等少數幾家上市公司介入危廢處置業務,而目前已經增加至約20家,主要圍繞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危廢核心區域展開。
可以看出,危廢處理市場雖然壁壘極高,但目前我國危險廢物處理問題開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也吸引了各路“玩家”紛紛入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危廢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整理數據顯示,我國危廢產量在2017年將達到5581噸,對應處理業務總產值超過1227.81億元。目前危廢處置企業從賺行業景氣周期的錢過渡到賺管理、技術、系統性解決方案的錢,企業在此階段將出現明顯分化。這意味著行業屆時將面臨新一輪洗牌期,不排除再有一輪并購整合的可能性。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