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或連續12年上調 養老行業分析
據《經濟參考報》獲悉,由于養老金待遇(包含居民和企業退休人員)調整機制還未建立,今年養老金有望再提10%,實現連續第十二年上調。按照慣例,這一政策將于1月1日起執行。
數據顯示,養老金上調將有超過8000萬的退休人員受益。據測算,到2014年底,經過十年連調,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明顯提高,由2004年的月均647元提高到2000多元,增長了2倍多,最高的北京市已超過3000元。
連續較大幅度調整基本養老金,對改善企業退休人員生活、促進社會公平發揮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在近幾年經濟增速放緩、養老保險基金支出壓力增大的情況下,仍然連續較大幅度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有力地改善了民生。
智能養老走進我國
智能手機、智能電視、智能家電……等各方面“智能”元素目前已在人們的生活中廣泛應用起來,智能養老也不例外。在我國的一些城市,智能養老已經展開,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特點,有些城市大力在養老院推廣,有些則在老人的家中或者社區進行推廣。
說起智能元素就不能不提信息化在智能養老方面的應用。信息化是智能養老的基礎,如何準確、實時地收集信息,然后高效地處理和分析信息,并為智能養老的應用提供支撐是相當重要的。在未來,一些科技公司將考慮應用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面部識別技術、利用動作認證技術的意外報警服務、應用云計算的居家老人護理服務等,并將其推廣到更多的養老機構。
除了技術上的不斷改進,資源如何整合運作也是智能養老發展的一大關鍵。目前在我國,單獨的商業模式還沒有形成,現有的智能養老試點項目基本都是采取政府資源與民間資本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有分析認為,適當引入民營資本既可以將政府的扶持工作落實,也能有效減輕政府養老的壓力和負擔。
隨著信息技術將越來越多的幻想變為現實,智能養老時代也離我們越來越近。如果有那么一天,所有的老人既能享受周到細致的照顧又不必遠離家人,樂享天倫的同時又能頤養天年,身心俱有所養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奢望。
更多資料請參考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養老院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2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