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尚未走出“寒冬” 盈利能力仍然很強
對中國的銀行業而言,即將過去的2015年,實在是太不容易了。曾幾何時,當有些銀行家還在為銀行業賺錢賺得都不好意思而喜形于色的時候,在小微企業融資難、實體經濟盈利微薄但商業銀行利潤率卻超過30%的當口,誰能想到銀行業經營形勢卻正在遭遇大逆轉。
目前,中國的銀行業正在經歷著“寒冬”。并且在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產能過剩行業經營狀況愈發艱難、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加快,加之互聯網金融的沖擊等因素的影響下,中國的銀行業的確是深深陷入了經營困境之中。
銀行業尷尬的經營現狀看似偶然,或者超出中國銀行家們的預料,但是,仔細分析也是必然。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十三五”時期新常態下的銀行業再也不能沿著傳統銀行經營之路走下去。
從目前的基本面來看,一是銀行業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二是不良貸款增速較快讓業內更加擔憂,三是銀行撥備覆蓋率在不斷下降,四是商業銀行人力資源外流現象有所抬頭。令人欣慰的是,即便是在上述困境之下,中國銀行業的資本充足率仍繼續維持在較高水平。
2015年9月,新華社正式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及要有序推進銀行業對外開放,形成公平、有序、良性的金融生態環境。這就意味著從明年開始,銀行業要進一步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審慎開展跨境并購,完善境外分支機構網絡,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未來,持續提升銀行業對信用市場、加強流動性操作風險等方面的識別應對能力,并且全面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和信息科技安全系統建設將成為銀行業的首要任務,這樣才能避免銀行業風險進一步擴大。
更多數據和行業分析可以參考《中國互聯網+銀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戰略規劃專項分析報告》。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