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國際LNG市場中國面臨挑戰也存在機遇
據預測,未來數年,我國進口液化天然氣(LNG)將維持快速增長態勢。預計到2020年,中國LNG進口量將有望達到6000萬噸,占亞太地區份額將從現在的8%上升至20%。鑒于中國LNG進口規模日趨增長,前瞻性地分析未來國際LNG市場供求形勢及價格機制可能面臨的變革,對于做好國內天然氣行業相關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后福島時代的LNG市場
2005年至2008年,卡塔爾人以其遠見和膽略,利用其LNG超級生產線(美國空氣產品公司為其設計建設的液化生產線比當時最大的液化裝置的產能還要大50%)和超級運輸線(Q-Flex和Q-Max兩種超大規模的LNG運輸船,后者比常規LNG船裝載量要多80%,運輸成本下降20-30%),一舉改變了全球天然氣供應格局,成為最具領導力的LNG供應國。2012年,卡塔爾在全球LNG市場的占有率達33%。卡塔爾人之后,全球新增產能寥寥,整體供應格局未發生大的變化。但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后,日本棄核電而轉投天然氣發電,包括日本在內的整個亞洲地區的LNG進口規模,由日本大地震前的60%,大幅增長至75%左右。
市場的無形之手自動地進行了平衡,將一部分原本供應管網較為發達地區的LNG,轉而運抵亞洲市場。福島核事故之后,歐洲以及北美地區的LNG進口規模明顯下滑,這部分減供的量,基本上都轉到了亞洲市場。盡管全球LNG市場仍然以長期協議為主,但現貨貿易以其靈活便捷,最終將資源配置到價格最高的地方。國際LNG進口商組織(GIIGNL)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LNG市場現貨和短期合同貿易比例明顯增長,占貿易總量25%。不過,現貨市場目前才剛剛起步。
潛在供應或呈爆發式增長
以現在為起點,到2020年,全球LNG供應形勢將發生重大變化。經過上一輪大規模建設之后,卡塔爾在LNG領域的投資暫時告一段落。此消彼長,意味著其在國際LNG市場的份額將呈下降趨勢,而另外一些國家的份額則會隨之增長。
首當其沖的便是澳大利亞。目前,澳大利亞在建的液化產能約有6200萬噸/年,預計2014年至2018年投入運行。
其次是美國。美國頁巖氣革命成功后,美國能源部也核準了多個LNG出口項目。目前為止,美國批準的出口規模約為2600萬噸/年,另有20000萬噸/年的頁巖氣出口申請仍在審批之中。據英國劍橋能源研究中心相關研究預測,到2020年,美國將有7300萬噸/年的產能獲放行。
另外一個來自北美的潛在出口國便是加拿大。迄今為止,加拿大已批準了6個LNG出口項目,出口產能約6200萬噸/年。若加拿大的出口能力每年再增加2000萬噸,那么到2020年北美的LNG出口能力將達到9500萬噸/年。對于全球LNG市場來說,來自北美的資源尤為重要。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