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風電回暖難解低利潤困局
但相對應的風機的質量成本居高不下。它是指風電制造商在賣出風電機組后繼續投入的費用,目的是保證其產品符合合同約定事項。以行業的龍頭老大金風科技為例,2013年質量成本達到2億元。據業內人士介紹,金風科技擁有多項技術優勢,它的質量成本控制的不錯,在業內屬于較低水平。
處于行業最下游的風電場開發商決定了整個產業鏈的生存境遇,消納不暢及拖欠補貼降低了他們的利潤。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說,盡管2013年棄風限電150億千瓦時,比前一年減少了50億千瓦時,但棄風率仍高達10%以上,以火力熱電聯產密集的東北地區最為嚴重。棄風的主要原因仍然是風電與冬季供暖的矛盾,電網建設滯后已得到一定改觀。
事實上,致使風電開發商資金鏈緊繃的直接因素是補貼拖欠,國家欠風電開發商錢、開發商欠整機商錢、整機商欠零部件商錢。各方的統計數據趨于一致,大約200億的補貼懸而未決。
國家發改委國家氣候戰略中心主任李俊峰李俊峰稱,風電行業最重要的基礎是制造商賺錢,否則生存得沒有尊嚴。李俊峰認為這將影響風電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他援引GE、西門子每年研發投入70多億元的例子,“企業利潤少,必然沒有錢投入研發。”
暫無網友的評論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風口關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