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大陸?潘石屹拋售上海項目被指效仿李嘉誠
盈利遇阻
不過,上海業內并不為老潘的這次拋售動作感到意外。
“這消息在業內已相傳了半年左右。目前上述幾個項目都還是生地,沒怎么動工。”在業內人士看來,潘石屹此次“逃離”似乎顯得有些無奈。
上海資深業內人士薛建雄分析指出,遲遲未動工的原因主要在于SOHO看不到項目未來的收益。
“感覺到項目建成之后賣不出好的價格,所以就一直不敢動。”他進一步表示,倘若這些項目建成之后零售,資金成本將會遠遠超出他們原本的預期,再加上售價上不去,所以老潘“玩”不下去了。
另有分析人士亦表示,SOHO之所以決定出售在上海的部分資產,可能是因為擔心即將出現寫字樓供應過剩的局面以及上海的房租下跌。
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上半年,上海超甲級和甲級寫字樓存量達到620萬平方米。而未來數年,上海寫字樓新增供應還將大大增加,空置率也將相應增長。特別是2014-2016年,上海甲級寫字樓供應將出現激增態勢,2015年新供應將達到200萬平方米的新高。
據觀察人士指出,目前上海寫字樓售價較平,倘若定價較高,又面臨難以出售的問題。
“比如環球金融中心,一直在賣,但也只銷售了3、4成的樣子。”該人士進一步指出,其實SOHO中國目前在售的寫字樓項目銷售也非常低迷。
顯然,這對于潘石屹來說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
從2009年收購“上海第一爛尾樓”東海廣場起,至今年4月在上海長寧拿地為止,SOHO中國在上海總共投資開發了12個項目。而該公司項目總數僅為16個,上海項目占比超7成。作為SOHO房地產業務的主戰場,上海項目成敗至關重要。
但據上海當地媒體報道,就在這12個項目之中,有9個項目至今仍處在工地狀態,且大部分項目工程進展遲緩,其中就包括虹口SOHO、SOHO海倫廣場、外灘SOHO、SOHO靜安廣場等重要項目。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也是潘石屹在2010、2011年大量收購商辦地塊的遺留問題,要同時開發這些項目顯然不可能,SOHO中國只有通過分批開發的方式來運作。
“但現在看來,SOHO中國未來想要保留近年來購入的所有項目將變得日益困難,特別在其轉型之后。”上述業內人士對于SOHO中國后續盈利能力表示擔憂。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