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為何主動曝光丑聞 肉毒桿菌是安全食品?
新西蘭恒天然生產的奶粉被曝光含有肉毒桿菌這種有害物質。有人說“這種東西比起地溝油什么的簡直就是安全食品”,還有人說“即便如此我也覺得比國產奶粉放心一萬倍”……明明是受害者,卻滿是對問題企業的肯定甚至褒揚,讓人哭笑不得。更何況,肉毒桿菌相比三聚氰胺,在危害性上有過之而無不及。
上述這種言論當然談不上理性,不過也并非“自虐狂”這么簡單,更不是無緣無故地“崇洋媚外”。恒天然2005年與三鹿集團簽署合資協議,注資8.6億元收購三鹿43%股份。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曝出。令人驚訝的是,據媒體報道,竟是恒天然率先重視三鹿添加三聚氰胺的問題,并呈報給新西蘭政府和中方,力促查處這一問題。最后,恒天然因為三鹿破產損失慘重,但企業負責人表示“恒天然從來沒有后悔主動將三鹿事件曝光”。
這一次,肉毒桿菌事件同樣是恒天然公司自己公布的。按照恒天然的說法,早在今年3月,企業便發現了潛在質量問題,直至7月31日才發現肉毒桿菌。我們當然可以質問:為何要花這么長時間?為何沒采取臨時應急方案,先叫停問題產品再去細查?2012年5月生產的問題產品,在一年零三個月之后才公布,意義究竟有多大?不過應該看到的是,在沒有政府調查、沒有媒體曝光的情況下,企業主動公布丑聞,足以體現其對食品安全的負責態度。所以,在恒天然曝出“毒奶”事件后,網友一邊對三鹿鞭尸一邊對恒天然肯定,并非毫無緣由。
那么,恒天然為何會主動曝光丑聞?原因或許在于,及時公布產品丑聞對企業來說是生存的底線,而不是道德的高點,要不然失去消費者的信任,企業就會失去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力。此外,有什么樣的監管力度,就會有什么樣的企業作為,主動公布丑聞不僅是道德問題,更是監管問題。這兩點,需要我們的企業和監管部門反思,畢竟進口食品有那么多道把關程序,為何檢不出肉毒桿菌?相關進口企業不該只以受害者面目示人,相關監管部門更不能只在事后“積極作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