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老大”無奈華麗轉身 市場化改革正是順勢之舉
今年3月,鐵路總公司成立,之后便陷入沉寂,直到本月15日才開始實施貨運組織改革。鐵老大這次也是“走下神壇”,從以前坐等生意上門,被眾多物流公司等客戶“服務”,到現在轉變態度主動出門攬客。在業績虧損、巨額債務、鐵路系統改革等因素影響下,鐵總無奈“華麗轉身”。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鐵總一季度稅后利潤為-68.76億元。人力、運輸等成本逐年在上漲,但今年以來貨運形勢特別是大宗商品貨運并不樂觀,鐵總此次“市場化”改革正是順勢之舉。
改革也繞不開鐵路的老大難問題,一季度鐵路總公司總負債達2.84萬億元,負債率為62.31%,如果不能保證自我造血能力,巨額債務何時才能償還真成了未知數。
鐵總目前首先應千方百計地提高效益,貨運改革落到實處后,更應該加速客運改革,一票難求、12306奇葩網站、火車服務等問題屢屢被外界指責,鐵總應在售票、營銷、服務上改掉以前當老大的心態,主動競爭提高市場份額。
當然,鐵道部分拆時日不多,目前才是剛剛打了頭炮,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作為首先被“開刀”政企分開的行業,鐵路貨運市場化是邁出的第一步,接下來外界更關注配套性措施,如公益性線路和運輸補貼制度、運價制度等。
業內也普遍認為,鐵路改革至少持續3年以上,以盡可能減少相關利益方的阻力和對現有鐵路體系的沖擊。前期是理順各項制度,包括監管、價格、投資等機制,此次貨運改革也正是從制度層面擠掉尋租空間。后期則是對內部的資產進行整合,對路局合并等。
此外,國家在鐵路上頻頻出臺扶持政策,但也需要鐵總自我改革才能落到實處,如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依法合規進入鐵路領域,實現鐵路投資多元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