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米之鄉湖南淪為毒米之鄉之后……
湖南鎘大米再次凸顯出中國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機。
鎘大米超標,當地政府部門揣著明白裝糊涂。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湖南是中國重金屬污染高發地,大米重金屬污染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廣州食藥監局此次檢測成為喊破皇帝新衣的孩子。廣州食藥監局開始時也想捂蓋子,民意壓力太大,沒捂住。
常識時代說常識,湖南毒大米事件會造成以下后果。
湖南大米乃至農產品整體折價。
當事方應拿出解決的誠意,公開信息。不公開信息,不承認本地的重金屬污染,消費者無法確切地分辨湖南所產大米毒與非毒,最簡單的做法是對所有的湖南大米敬而遠之。如果公開信息,湖南大米可以被區分為被污染的與安全的,不公開信息,會讓湖南大米出現整體的信用危機,占全國13%的稻田成為廢墟。傳統的“魚米之鄉”轉變為“毒米之鄉”。美名難得,破壞容易,一旦戴上有毒的帽子,摘帽不易。
湖南房地產與商業會出現整體折價。筆者手邊收到的一份文件顯示,原長沙鉻鹽廠15萬平方米的廠區內巖土、地表水、地下水均形成了污染,當地在污染地區賣地造房必須付出巨大的治理成本。除非地方官員喪失良知,一聲不吭賣出高價,總有一天,被喪失真相焦慮的購房者會集體摒棄湖南江邊的房產。
進一步,湖南會被投資者拋棄。統計數據顯示,湖南全省受到 “礦毒”及重金屬污染的土地面積達28000公頃,占全省總面積的13%。湖南14個市、州中,有8個處在湘江流域,超過4000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受到污染,這一流域已經不太適合人居,人口與資金能逃則逃,逃到污染不那么嚴重的地區,湖南將光榮地實現把污染留給自己、把財富轉移出省的目標。
湖南的經濟成本會上升。現在湖南大米深加工基地益陽蘭溪米市一度有70%的企業關門,農民不安,民生不穩,湖南政府何以穩經濟?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