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定性資金池理財產品 對銀行利率市場化有幫助
銀行資金池理財業務本應屬于代客理財業務,客戶應獲得扣除必要費用外的全部投資收益,并自行承擔全部投資風險。但目前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如果資金池投資收益超過發行時的預期收益,則剩余收益歸銀行,這使得理財業務的代客性質減弱,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了自營業務的屬性。央行在報告中直指,資金池理財產品如果連投資者自擔風險也做不到,則可能與存款產品更為接近。
資金池理財產品某種程度上具備的自營業務屬性,令銀行承擔比代客理財業務更多的風險,風險未能有效隔離于表外,而資金池理財產品模式下銀行一部分資產和負債已雙重表外化。“雙重表外化帶來兩大風險,一是資本約束不足的風險,二是表外表內業務交叉風險。”央行上述報告稱。
資金池理財產品雖然某種程度上已接近存款產品,但與銀行表內存款利率按上限管理不同的是,資金池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由銀行自主定價。
但期限錯配所蘊含的風險亦不容忽視。央行指出,銀行資金池理財業務依靠滾動發行短期限的理財產品來保持,多數產品期限在6個月以下,而對應的集合資產包可能投向貸款、債券等期限較長的資產,因此存在期限上的錯配。如果理財產品發行時間和到期時間安排不當,或者理財產品持續滾動發行出現困難,就可能引發流動性風險。
針對目前資金池理財產品存在的一些問題,監管部門已多次下文要求銀行實現每個理財產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讓每個理財產品與所投資的資產相對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