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房價將迎來新一輪暴漲
1至3月,契稅、房地產營業稅和土地增值稅同比分別增長38.3%、48.2%和34.7%,比去年同期增速分別加快51.9、65.7和30.2個百分點。從契稅情況來看,扣除1-2月份數據,3月份完成契稅430.36億元,幾乎等于前兩個月總和。這一數據說明3月份契稅的增加主要是因新版國五條導致二手房交易量爆棚。因為政策因素中,二手房交易涉及契稅的減免條件較少,主要是90平方米以下的唯一住房才減免契稅。從個人所得稅來看,單月算來,3月份完成727.69億元。但是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個人增幅沒有契稅增幅大,從總量上看也沒有契稅增幅多。這說明個人征收受核定征收,按照交易價格的1-3%(大部分省市是1%,而且滿五年144平方米以下的唯一住房免稅)的征稅辦法有很大關系。
而4月份的經濟數據也不佳,中國經濟還在持續探底,構成克強指數的三大指標:4月工業用電量環比出現負增長,盡管同比增速較3月份上升4.4個百分點,但若按照日均用電量計算,同比也是負增長,顯示工業生產仍疲弱;并且用電量這個數據極有可能有水分,根據煤炭價格下滑尤其是焦炭價格判斷用電量鐵定是下滑的,焦炭價格4月下跌了15%,也就是說煉鋼業極度不景氣。中長期貸款余額有所上升,但對公中長期貸款持續低迷,顯示企業對未來盈利預期不佳;鐵路貨運量也出現大幅下滑。克強指數領先于GDP和工業增速約兩個月,其波動性大于GDP和工業增速,更符合民眾的實際感受。根據海通證券(600837,股吧)研究所數據,今年以來克強指數持續下滑,前2個月克強指數為6.12,較去年12月的7.77有所下滑,而3月份則直接降至4.41。
房地產的關聯度有多高,其上游包括鋼鐵、水泥、建材、家電、裝修、家具。鋼鐵、水泥、建材又會關聯煤炭和電力。可以說中國GDP最少有30%來自房地產直接和間接貢獻,大約占1/3。財政收入有近30%來自房地產直接和間接貢獻,地方財政有近60%收入來自房地產直接和間接貢獻。就業領域,中國2012年勞動者就業人數大約7.5億人,房地產直接解決了15%的就業,間接最少也有5%,合計20%以上。金融領域,大約20%的貸款由房地產行業貢獻。
經濟低迷,唯有地產能拉動中國經濟,你還敢打壓地產行業?那等同于自殺。開發商們也對此心知肚明,高調拿地是最佳例子,此外開發商還有政府送的稅收大紅包。
而推高房價另一大利器,貨幣超發也閃亮登場。
這其中只有2012年的M1增幅下滑但房價增幅略微降低,主要是2012年1-8月資本大量流出導致.不過整體上誤差還是很小,M0的波動幅度比較小,說明大部分人消費意愿不強烈.基礎貨幣M1增幅與房價增幅高度同步,可以證明貨幣超發是推高房價的主要因素。
近期央行為維持資本不流出中國大陸,為穩定經濟,不得不奮力推高人民幣匯率,其代價就是貨幣超發的速度快速增加,由結售匯產生的外匯占款幾乎是一次性地立即轉化為企業的人民幣存款,因此這部分M0轉化為M1、M2的時滯遠低于由再貸款渠道投放的基礎貨幣,會導致M1、M2的迅速擴張,這個超發程度是有乘數效應的,2013年1季度新增外匯占款達1.24萬億,相當于M2超發了差不多7.7萬億人民幣。
國五條的形同虛設已經顯示政府有意放開對樓市的調控,經濟越低迷,放開程度越高。
房價每一輪暴漲都縮短了距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時間,每一輪暴漲都越來越有可能是最后一次瘋狂。政府對待房地產泡沫不應該是竭力延后其破裂的時間點,而是鼓足勇氣面對吧,該來的一定會來,并且比所有人想的都要快的到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同床異夢,各懷鬼胎是原因之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