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罐之爭愈演愈烈 王老吉加多寶互掐有害無益
據前瞻網記者獲悉,昨天上午,加多寶與廣藥王老吉[微博]互訴對方擅自使用紅罐外包裝、裝潢權爭奪案,在廣東省高院開庭審理。據報道,庭審現場火藥味十足,雙方發言都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審判長其間多次提醒雙方停止攻擊對方,友好表達本方觀點和意見。
其實火藥味不止表現于當事雙方,在網絡上雙方粉絲團也尖銳對立,加多寶的粉絲數量占優,王老吉的粉絲也不示弱。兩方粉絲都指責持不同觀點者為“水軍”,質問對方“收了多少錢”。廣藥王老吉的支持者說,“加多寶打著民營旗號,其實是外資”,加多寶的粉絲則斥責廣藥“無恥”。
2012年,廣藥集團勝訴后收回紅色罐裝王老吉商標權,現在兩家又因高度相似的“紅色罐裝”外包裝的使用打起官司。這兩個涼茶品牌都有以“紅色罐裝”出售的產品,到底誰構成侵權?由于相關訴訟涉及商標權和裝潢權是否可以分離等比較專業的法律問題,誰將勝訴目前難有定論。從某種意義上看,訴訟有無“定論”其實已經不重要了。自2010年“王老吉”紛爭發端,廣藥集團和加多寶的擁有者鴻道集團之間官司不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自2010年廣藥計劃收回“王老吉”商標許可權開始,雙方就戰事不斷。雖然一系列訴訟增加了兩家企業在媒體上的曝光率,客觀上提高了雙方的知名度,但兩家企業的紛爭也加大了整個行業的運行風險。涼茶既古老又年輕,將藥性寒涼和能消解人體內熱的中草藥煎水飲用,在中國已有上千年歷史,而以王老吉涼茶為代表的廣東涼茶也已流行近200年。但涼茶作為一種現代飲品,廣泛被市場接受僅有六年多時間。平心而論,加多寶以其出色的營銷能力,將涼茶從南方市場的地域性飲料,成功發展為全國性休閑飲品,對于涼茶飲品的推廣流行功不可沒。在我國飲料行業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健康型飲料比重不斷上升的大背景下,2012年度全國罐裝飲料市場,加多寶已超過可口可樂摘得銷量桂冠。
但是,正是涼茶飲品崛起過于迅猛,整個行業也必然存在大起大落的發展隱患。近期發生的“山銀花事件”,就已經對業內主要企業的誠信產生負面影響。今年3月有媒體曝光,相對廉價的山銀花可能大量被當做金銀花用于涼茶類產品之中,而二者的藥性恰恰相反,一個“上火”一個“去火”。在經歷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問題后,目前全國消費者對相關問題極為敏感,任何當下發展勢頭良好的行業或者企業,在食品安全方面稍有不慎,就可能掉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然而,廣藥王老吉和加多寶在此多事之秋,不僅沒有為涼茶這一新興飲品的繼續發展聯手合作,反而為了一個“鐵罐”的顏色打得不可開交,這實在是行業的不幸,涼茶的悲哀。
拋開意氣之爭和短期的利益爭奪,加多寶和廣藥王老吉作為國內涼茶飲品的兩個主要企業,完全可以也應該從其他行業龍頭企業的發展中得到經驗和借鑒。縱觀現代企業發展,許多高速發展的行業都會產生兩個主要品牌,如三星[微博]和蘋果既有斗爭也有合作,它們共同主導著目前的智能手機市場。又如在在碳酸飲料市場有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專業相機領域的佳能和尼康,等等。一個有持久發展能力的行業,不會“淺薄”到僅能容納一個偉大的企業,如果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在無休止的互掐中兩敗俱傷,最終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有害無益。
中國涼茶要舉起健康飲品這面大旗,一定需要不止一家企業來推動這個行業。加多寶從事涼茶銷售已17年,其間業績赫赫,重奪“王老吉”品牌的廣州藥業,也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發展路徑,為這一品牌打上自己的烙印。兩家企業應當跳出狹隘的“瑜亮情結”和殘酷的斗爭哲學,共同營造健康的市場環境,開展正當的商業競爭,為中國涼茶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