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房地產政策將何去何從?
房地產
據前瞻網記者獲悉,廣東版國五條于3月25日出臺,成為全國首個落地的省級國五條細則。
這一細則是含糊的,充滿了立即、過快、嚴格等難以定量的詞匯,給實際操作增加了難度。在最惹人關注的20%個稅如何征收問題上,甚至沒有提及20%這一數據,只是表示“嚴格執行國家關于出售自有住房個人所得稅的征收規定”。國五條實施細則中20%是政府的規定,而以往按照原交易總房價1%的稅率進行征收也是國家明文的豁免規定。其他限地價、競房價、增加保障房等措施也是老調重彈,只有兩條是明確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市繼續嚴格執行住房限購政策;年底地級以上城市房產信息聯網,為未來實行統一的稅收打下基礎。
未來廣東房產調控力度究竟如何,有待于其他城市的表現。相信其他地方的細則會參照廣東細則依葫蘆畫瓢,不會清晰到哪兒去。
目前對于房地產宏觀調控而言,最困難的是房地產市場已經產生了分化。包括廣州、深圳在內的一線城市,是去年以來房價上漲的熱點區域,其他沿海城市如廈門等,房價也處于急速上升的通道。與此同時,鄂爾多斯、溫州等城市的房地產價格大幅下挫,已經導致當地的金融鏈條出現裂縫,銀行的呆壞賬上升。面對急劇分化的市場,需要的是不同的調控手段,在保持當地市場穩定的同時優化結構,增加保障房供應,抑制投資投機需求的過快增長。
國五條實施細則征收20%的個稅若嚴格執行,不會推高房價,可以肯定,即使沒有20%的個稅,房價該漲的地區照樣會漲。房價主要由貨幣、收入、通脹預期推動,而不是由稅收推動。如果我國的貨幣發行量居高不下,房地產依然會作為居民主要的避險品種受到青睞,在房地產牛市中,20%的稅收將作為固定成本轉嫁給購房者,在房地產熊市中,20%將成為賣家的成本減少賣家的收益,但無論房價上升與否,20%的收益將納入國庫成為地方政府又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
國五條推向市場后,各地二手房交易進入高峰期,這是規避稅收成本導致的剛性需求大爆發,也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房價上升的延續,而非因為征稅導致的房價上升,相反,一旦20%的征稅真正落地,各地房地產市場二手房交易將進入一段時間的真空期。
從廣東此次推出的細則來看,未來房地產政策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繼續增加保障房供應量,繼續增加普通商品房供應量。楊紅旭[微博]表示,作為經濟重鎮的無錫房地產市場之所以能夠保持穩定,是因為保障房的功勞。因為過去十年,無錫建成商品房5500萬平方米,建成保障房6200萬平方米。事實上,無錫進入產業調整瓶頸期,城市范圍擴大與負債率的上升,同樣抑制了無錫房價的上升。
數據有時候并不反映真實情況。一些城市的平均房價受到抑制,并不代表核心城市房價下挫,如哈爾濱。最近,哈爾濱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發布消息,不僅年內將呼蘭、阿城兩區納入限購范圍,而且中心城區除棚戶區改造項目外,不再供應商品住宅建設用地。這樣的政策將推高中心城市的房價,有利于購房者向周邊地區擴散,從房地產均價來看,數據將保持穩中有降,十分漂亮。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2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