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奶粉荒”威脅兩地嬰兒口糧 內地奶粉何時得民心?
深圳港貨店供應充足
在香港買不到想要的奶粉,張麗只好把目光轉向她家附近的一間港貨店,在這里,無論是“美素”還是“牛欄”,香港市場上那些緊俏的品牌都能買到。但這里出售的各品牌港版奶粉(專供在香港地區銷售的奶粉),每罐要比她去香港買的平均貴上30到60元。以“美素”3段為例,在香港只要160多元人民幣,這里賣到220多元。
在深圳南山區后海片區幾家港貨店發現,在香港斷貨的幾種品牌奶粉基本都可以買到,且都是港版的。銷售人員表示,由于最近香港奶粉緊張,部分港版奶粉的價格較前段時間漲了10%左右。
“每次去香港都能看到一些人拖著整箱的奶粉過關”,張麗說,她在香港買不到的奶粉,其實都被深圳的港貨店通過水貨客帶進來、囤起來,然后高價轉賣了。
一家港貨店的老板坦承,他店里的港版奶粉確實是雇人從香港帶過來的,每罐支付了10至15元人民幣不等的帶貨費。
香港此次出臺限制奶粉離境的政策其實也直指水貨客,正如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官員在電視上表示的,迫不得已出臺這一措施,是因為水貨客搶購造成的沖擊已令香港奶粉零售供應鏈失效,若不采取這些措施,奶粉荒問題短時間難以得到解決。
張麗希望香港政府此次出臺限制奶粉離境的新政能起到打擊水貨客的效果,以緩解目前奶粉難買的情況。在她看來,新政對像她這樣持有“一簽多行”港澳通行證的深圳戶籍居民影響不大,無非是多跑兩趟而已。
但也有深圳市民認為,新政并不能真正打擊水貨客。“水貨客最慣常用的就是化整為零、人海戰術”,在港貨店里購買奶粉的吳先生分析道,以前雇一個人帶奶粉,過關一次至少可以帶4罐,假如現在只能帶兩罐的話,那原來4罐的人工成本就要分攤到兩罐里面,因此,限制奶粉出境的政策只會繼續推高港貨店里港版奶粉的價格。
內地奶粉重樹品牌形象任重道遠
拎著4罐奶粉,張麗的心里踏實了好多,至少一個月內,寶寶的口糧有了保障。但她不知道,春節過后奶粉緊張的局面會不會再次出現。
這已經不是香港第一次出現奶粉供貨緊張的情況了。早在2008年國慶期間,香港媒體就曾經報道過當地奶粉短缺的新聞。這一年的9月,國內奶粉行業曝出“三聚氰胺”丑聞,內地奶粉品牌形象由此跌入低谷。而發生在去年底的香港的奶粉荒也并沒有給內地奶粉帶來利好。在深圳的家樂福、吉之島等多家大型超市了解到,內地奶粉包括一些合資品牌的奶粉無論是銷量還是價格均未出現大的波動。
香港媒體的數據顯示,2011年,香港奶粉的進口量較2006年相比已經增加了10倍,但同期,香港嬰兒的出生率卻呈下降趨勢。顯然,隨著自由行范圍擴大及“一簽多行”政策的實施,特別是網絡代購業的興起,香港市場上的嬰幼兒奶粉已經成了很多內地媽媽的首選。
一位國產品牌奶粉的代理商分析,表面上看來,香港出現奶粉荒是因為水貨客的泛濫和港貨店囤貨,實際上反映的是國人對國內乳品行業普遍的不信任。雖然自三鹿奶粉事件后,國家對嬰幼兒奶粉的監管措施已經非常嚴格,但內地乳品企業仍面臨著信用危機,仍要實實在在地從奶源控制、加工技術、產品檢測和經營誠信等諸多環節做好產品,重新樹立令人信任的品牌形象。
隨著奶粉荒的愈演愈烈,部分香港奶粉商宣布在農歷新年前增加供應,美素奶粉的供貨商表示,該公司預計春節前及假期需求將增加,供貨量會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倍至100萬罐。
或許,這也是張麗這次去香港順利買到奶粉的一個原因。“香港買不到的話就繼續在港貨店里買了”,張麗說,她寧可在港貨店里買高價的港版奶粉,也不會考慮更換成內地品牌。過去幾年,發生在國產品牌身上的“三聚氰胺”等事件讓她心有余悸,她不敢拿自己兒子冒任何風險。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