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離職率攀升背后
自金融改革以來,中資銀行的品牌形象都發生大幅改變,高薪、高福利和相對穩定的工作環境吸引了大批人才。而中小外資銀行也開始激進的挖人策略。
金雷最近剛從一家大型美資銀行跳槽去了一家規模較小的外資銀行。他在那家美資銀行的國際企業客戶部工作了將近5年時間,已經升任至該部門的副總監級別。而他下一站的外資銀行,則還未在中國成立法人銀行。
在大型外資銀行工作的張琳則表示,她在這家大外資行工作才一年時間,就已經接到不少獵頭的電話,想以更高的薪水挖她去星展銀行或澳新銀行工作。
攀升的離職率
“跳槽去更小的銀行,是因為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原來的那家銀行在國內的基礎和盤子已經做得比較大了,尤其是在國際企業客戶這方面,增長空間其實不多。更多的是在維護客戶關系上。”金雷說,而去一家更小的銀行,則能為他個人能力的發揮提供更大空間,同時,以開疆者的身份進入一家公司,則意味著更高和更穩固的職位。
事實上,作為中國大陸的先行開拓者,匯豐、渣打、花旗和東亞等大型外資銀行除了面臨著中小外資行激進的挖人外,還面臨著來自中資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人才競爭。
金雷和張琳都說,他們身邊不少同事都在談論著中資銀行的高薪、高福利和相對穩定的工作環境。“在外資銀行工作,已經不再是多么令人艷羨的工作。實際上,我們也都在找機會去中資銀行。尤其是以高薪著稱的民生、浦發、中信等。”張琳說。“2010年以后人才流失的現象變得比較嚴重。2005年到2007年間外資銀行對人才的渴求是拓展業務的需要,而現在,如何留住人才成為最重要的問題。”普華永道中國銀行業和資本市場部主管合伙人梁國威說。
梁國威同時表示,“自2005年、2006年中國金融業改革以來,中國的銀行在品牌、形象上都發生了大幅轉變。不僅管理上更趨規范,國際知名度也大大提高了,同時薪水也增長十分迅速,加上可以為員工帶來較為穩定的感覺,中資銀行現在很有吸引力。”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外資銀行的人員離職率開始上升。在接受調查的41家銀行中,13家銀行2011年的人員離職率達到了 10%~20%,有14家銀行表示員工離職率在20%~40%之間,這比2009年和2010年的數據都要高。這些銀行普遍認為,2012年離職率還會升高。尤其是在零售業務方面較為突出的,和已經在二級市場建立分支機構的外資銀行,正面臨著人員的持續流失。他們的網點員工往往被新進入市場的外資銀行搶走。
一位國有銀行總行人力資源經理表示,該行的人員離職率不到10%。這和外資銀行相比,顯然要低很多。
拖累擴張
人才短缺造成的影響正在持續加大。
一方面,曾以高質量的服務和客戶體驗著稱的外資銀行,因為客戶經理的頻繁變動,難以為客戶提供持續的、優質的客戶服務。
一位因工作變動到北京工作的香港人士表示,她的賬戶一直放在匯豐銀行,但4年間,匯豐的客戶經理就換了三位。這些客戶經理與她的聯系并不多,大多數時候就是發送新的理財產品的短信,偶爾的見面中,也很少做深入的溝通和交流。
隨著私人銀行業務的興起,國內銀行紛紛加速了私人銀行業務的跑馬圈地,一時之間,擁有外資銀行私人銀行客戶經理背景的人才成為各大國內銀行競爭的焦點。一位國有大行的人力資源經理說,他們的私人銀行部2010年剛剛成立,其中來自外資銀行的客戶經理數量就不少。而客戶經理的流失,正讓外資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面臨著增長乏力的尷尬境地。
另一位私人銀行客戶表示,他曾在某外資行做理財,但該外資行的理財經理變動實在太頻敏,后來的客戶經理不知道前一位客戶經理的業務,不了解客戶的情況,溝通起來很費勁,缺乏連續性。
另一方面,人才短缺也影響了外資銀行在華的網點擴張和業務落地。
據普華永道2012年報告顯示,接受調查的26家銀行表示,人才短缺將對未來三年的網點增長造成嚴重甚至非常嚴重的影響。有幾家銀行表示,高級管理人員的招聘尤其困難。他們本來準備將一些職能部門本地化,但苦于高管的難找,未能實現。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今年以來,各家外資銀行對其在華的擴張速度都有所調整。渣打銀行在經歷了2009年和2010年的緩慢增長后,2011年新增網點17個,而今年至今已經增加網點13個。匯豐銀行去年只增加了9個網點,今年則已經新增16個網點。
而另外幾家銀行的網點擴張速度則保持平穩,略有收縮。花旗銀行今年新增網點5個,而去年全年則新增了12個網點。東亞銀行去年新增網點14個,截至今年則只增加了5個網點。星展的擴展速度亦不快,今年只增加了兩個網點。
2010年底,花旗銀行高層曾對外表示,計劃在三年內在華開設的網點翻三倍,達到100家左右。但截至2012年9月,花旗銀行的網點數量只達到了50家。
梁國威表示,人才的短缺對網點擴張確實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網點擴張速度改變還有其他的因素。
“全球的金融危機對外資銀行在中國的增長步伐有影響,2009年之后各個外資銀行的母公司的投資信心比較低。此外,2009年時外資銀行認定競爭對手是國內銀行,但2012年時他們認定自己的定位是不同的,其特點在于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所以他們在考慮是否要追求規模。在未來三年內,一些外資銀行決定不再追求規模、分行和網絡。”梁國威說。
東亞銀行表示,他們并沒有放慢在國內的網點擴張速度,而是強調“穩健”拓展網點,每年新增網點的數量計劃保持在10~12家左右,保持這個節奏,并且關注提升單個網點的生產力。在短期內,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的分行仍然是其發展重點,將繼續增設新支行,也將繼續在廣東省大力發展異地支行。同時,全面統籌協調其他地區分行的發展。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多數外資銀行都表示將加薪留才,不過這仍無法解決阻止人才流失。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