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區“人滿為患”出路何在?
10月2日,由于華山游客數量激增,大量游客滯留山頂。此外,普陀山滯留2萬多游客,故宮游客突破單日歷史記錄……連日來,各地景區出現旅游“井噴”現象,甚至有游客驚嘆景區“被踩沉”。作為旅游大國,如何促進旅游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值得深思。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居民收入穩步增加,旅游休閑日益成為我國居民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內旅游市場之一、第四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國家和亞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國,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發展旅游業的積極性極為高漲。
“十二五”期間,我國旅游業進入了大眾化的全面發展階段,機遇與挑戰并存。目前,旅游服務質量總體水平與人民群眾期待還有很大差距,影響和制約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市場秩序還沒有根本好轉,急需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積極探索適合我國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新模式、新辦法。
每逢節假日景區旅游出現“井噴”現象,反映了我國旅游總體供給不足、管理滯后等深層次矛盾。當前,盡管各地旅游市場規模正在持續擴張和大規模建設,但是發展方式和運行方式依然比較粗放。許多地方仍處于單純依托門票的經營模式,沒有形成完善、高效的產業鏈。要實現旅游業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急需提高旅游管理的專業化、國際化水平。
要避免景區出現旅游“井噴”現象,重要的一個辦法在于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自2008年起,我國開始施行帶薪休假制度。然而,能享受帶薪休假的職工,大多集中在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而大量勞動密集型企業、個體私企的員工,因無法享受帶薪休假,外出旅游計劃不得不集中安排在小長假或“黃金周”。只有推動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在機會上保障人人享受帶薪休假,才能鼓勵人們選擇非節假日外出旅游休閑,從而有效避免節假日旅游“井噴”現象。
節假日旅游出現“井噴”現象,大大超過了旅游城市和景區的接待能力,也使得旅客的吃、住、行、游、購、娛等環境和條件都顯得捉襟見肘、不盡如人意。發展旅游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游客滿意不滿意為衡量標準。當前,各地發展旅游業“重硬輕軟”“重建輕管”等問題仍然突出,旅游標準化建設特別是實施相對滯后,度假休閑和個性化旅游產品不足,各地政府和景區對游客滿意度的重視不足。這些現象,無益保障甚至損害了公民旅游休閑的合法權益,不利于鼓勵更多人走出家門享受旅游休閑。
旅游是一種生活方式,休閑是全體公民的權利。到“十二五”末,我國國內旅游人數將達37億人次,旅游業初步建設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當前,旅游業只有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才能提高服務質量、改善市場秩序,才能增強持續健康發展能力、為成為旅游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希望今后的旅游景區不再“人滿為患”,而是讓人更加舒適!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