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0%自主品牌汽車或于5年內消亡
自主品牌汽車前景堪憂
中國的自主品牌汽車有未來嗎?很多人持悲觀態度。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乘用車市場增速再度放緩,僅為8%,自主品牌更是出現了2%的負增長。
中汽協秘書長董揚表示,未來3年內,自主品牌的生存狀態將處于低谷,必定會有部分企業難以為繼。
超50%自主品牌將消亡?
從中汽協公布的銷售數據來看,上半年轎車銷量排行前十中無一款自主車型入圍,僅在MPV市場有所表現,但也局限于低端市場。而在一線市場,自主品牌更是顯得力不從心,據悉,由于銷量慘淡、虧損嚴重,吉利、東風風神等諸多自主品牌的4S店已經開始主動降級以緩解資金壓力,上海最大的奇瑞經銷商奇瑞聯海店甚至直接退出了奇瑞旗下瑞麒品牌的銷售網絡。
國家信息中心資源開發部處長李偉利日前就此表示,自主品牌正面臨三大挑戰:一是勞動力成本快速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二是消費升級造成的低端車市場收縮;三是合資品牌不斷下探產品價格、網點鋪設,瓜分自主品牌市場。
資深行業分析師賈新光稱,最悲觀的預測則是,未來3至5年內,50%以上的自主品牌將走向消亡。
出招自救
招數一
出臺政策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饒達透露,“2009年乘聯會曾建議1.5L以下車型享受購置稅優惠政策,但工信部制定標準時將排量定為1.6L。1.5升是自主品牌的優勢排量,1.6升是合資品牌的優勢排量,整個改變了自主品牌加速發展的趨勢。”
饒達認為,“應該盡快調整有關汽車政策,同時還要盡快落實業界合理的可行性建議”。
招數二
兼并重組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自主品牌整體出現下滑趨勢的確值得擔憂,但現在就“唱衰”還為時過早。海通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稱,自主品牌不會消亡,而是會在新一輪競爭中兼并重組,形成幾個更具競爭力的汽車集團。
事實上,吉利汽車收購沃爾沃所產生的轟動效應,大大提升了其自身品牌,也為其鋪好了高品質精品車型路線,這無疑已經成為了自主品牌車企的突破樣本。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