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棄風現象嚴重 棄風率達16%
在過去幾年時間里,中國風電發展迅猛,目前其規模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但風電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也逐步凸顯。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省區風電消納情況不佳,棄風情況比較嚴重,棄風率高達16%。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近日,電監會發布《重點區域風電消納監管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是繼去年發布《風電安全監管報告》之后,電監會發布的又一份風電監管專項報告。我國目前共規劃8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東北、華北、西北“三北”地區涵蓋了其中6個以陸地風電為主的風電基地,成為風電監管重中之重。
在環境保護、資源供應等多重壓力下,清潔可再生能源成為全球各國不約而同的選擇,而風電是其中技術最為成熟、開發規模最大的。在我國,風電裝機近幾年更是成倍地增長。《報告》顯示,“三北”地區并網裝機容量和發電量都占全國85%以上,風電發展成效明顯。
不過,“2011年,部分省區風電消納情況不佳,棄風情況比較嚴重。”《報告》顯示,“三北”地區棄風電量達123億千瓦時,折合火電標準煤耗384萬噸,折合CO2減排量760萬噸;東北、華北、西北地區棄風率均超過13%;甘肅和內蒙古東部地區棄風率超過25%。
據電監會分析,規劃不協調,成為影響風電消納的因素之一。部分地區風電開發規劃、建設時序不斷調整,風電項目規模和進度遠超規劃,使得電網規劃無法統籌風電送出。同時,部分地區核準風電項目時,重接入、輕消納且消納方向不明確。而風電項目建設周期短,相應配套電網工程建設周期卻比較長。此外,促進風電消納的市場和各類電源協調運行機制尚不健全也成為影響風電消納的重要因素。
《報告》稱,當前以發電計劃電量為基礎的電力運行管理模式下,電力系統內各類不同的發電資源,特別是火電機組因風電發電數量的增加而帶來的利益沖突,無法通過合理的體制安排得以疏導。分析指出,未來短期內這一局面很難改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