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禁令成空文 電解鋁產能過剩嚴重
此外,在地方政府的各種優惠政策吸引下,很多企業即使電解鋁項目投資失敗了,但如果拿到了政府低廉的土地,依然可以依靠土地的增值穩賺不賠,從而導致了許多為了低價拿地的投機性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與土地、稅收等優惠相比,電價是電解鋁生產主業的成本大頭,其目前占到電解鋁成本的40%以上。盡管2010年5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清理對高耗能企業優惠電價等問題的通知》迄今尚未失效,但在電解鋁企業紛紛報虧的境況之下,包括陜西、寧夏在內的多個地方,近一兩個月已經開始悄然對電解鋁等高耗能企業放行電價優惠政策。
比如從7月1日起,寧夏對電解鋁、電石、鐵合金、碳化硅、單晶硅、多晶硅、金屬錳、鋼鐵等產品生產企業用電進行0.005元/千瓦時至0.025元/千瓦時不等的補貼。
西進與東退的矛盾
據了解,目前電解鋁的產能擴張,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主要原因也是西部能源資源豐富,而電價也比較便宜。
根據我的有色網的調研,粗略統計預計下半年投產的電解鋁產能238萬噸,增加的產能主要集中在青海、甘肅、新疆、內蒙古、山東等省份。而在2011年,西北地區的電解鋁產量就已經超過華中地區,成為電解鋁第一大產區,產量份額達到24.2%。
“2010年以來,國內電解鋁產能增量90%以上投向西部地區,2011年電解鋁新增產能340萬噸,主要集中在新疆和青海。”一位行業內人士透露,比如之前幾乎沒有電解鋁項目的新疆地區,在“十二五”期間就要增加1000萬噸左右的電解鋁產能,這些產能主要是由中電投等國有電力企業和山東信發等大型民營企業投建。
不過,對于電解鋁產能的西移態勢,工信部也曾發布報告表達擔憂,認為電解鋁產能向西部轉移缺乏規劃和管理,無序轉移嚴重,而中東部地區產能退出機制不健全,缺乏監督,這都將加劇國內電解鋁的產能過剩。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