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價“跌跌不休” 九月將再降300元
目前,國內鋼鐵市場的形勢仍未見好轉。
鋼鐵資訊機構“我的鋼鐵”提供的最新市場報告稱,最近一周內,“我的鋼鐵”綜合鋼價指數下跌了3.26%。這是自去年11月以來的最大周跌幅。市場人士反映,鋼價已連續數周下跌,最近沙鋼等代表性鋼廠又下調了最新的出廠定價,鋼坯價格也在大幅回落,“這對市場心態的影響是十分直接的”。
鋼鐵現貨交易平臺“西本新干線”的最新市場報告稱,7月以來,螺紋鋼現貨已下跌逾300元/噸,創下今年年內最大的單月跌幅。
有分析師判斷,8月依舊是一個“高溫多雨”的建筑鋼消費淡季,工地的真實需求可能較為有限。
“鐵礦石有補跌壓力”
貿易商今年以來的虧損壓力已經傳導到上游,觸碰到鋼廠的“根本利益”。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截至7月27日,25mm規格的二級螺紋鋼全國主要城市均價已暴跌至3772元/噸,比今年出現在4月中旬的最高點4457元/噸下跌了15.4%,為近兩年半以來的新低。
按業內人士的說法,跌上加跌,不見止跌,商家只能選擇“恐慌性拋貨”。
新華社29日報道稱,在最近一周內,北京市場的跌幅較大,與上一周相比,噸價下跌了200元。主導鋼廠的出廠價“撐不住”,原料價格“撐不住”,加上月末商家的資金面較為緊張,市場的悲觀情緒在蔓延。
鋼材價格信息供應商TSI(The Steel Index)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天津港62%品位進口鐵精粉價格在27日跌至116.2美元/干噸,創下兩年以來的新低。“國產鐵礦石后期還有補跌的壓力。”西本新干線首席分析師劉秋平說,“國產礦成本高于進口礦,跌不起,只能先減產。”
上述新華社的報道援引數據稱,在板材市場上,綜合價格出現了約40周以來的最大周跌幅。中厚板的跌勢在大幅擴大,在京滬等主導市場內,相關價格普遍遭遇重挫,天津、北京市場的噸價跌幅在190元左右,太原地區的跌幅更是接近300元。
“不少缺乏信心商家反映,降價并未換來好的成交,但他們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只能繼續選擇跌價,以期刺激成交。”新華社稱,市場對后市的預期較差。
“停產檢修”拉開序幕
顯見的是,國內鋼廠的庫存仍處高位。
新華社28日援引監測數據稱,目前鋼市庫存總量較去年同期仍高出136萬噸。而7月上旬,國內重點鋼企廠內鋼材庫存量達1179萬噸,同比增加282萬噸,部分鋼廠的庫存“再下去就堆不下了”。
實質性減產似乎已勢在必行。
鋼廠檢修減產的序幕已經拉開。據西本新干線監測,7月下旬,柳鋼、首鋼、鞍鋼等一線大型鋼廠開始零星的“實質性停產檢修”,唐山部分小鋼廠亦全面加大了檢修減產力度。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7月中旬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粗鋼日產量165.1萬噸,較7月上旬下降0.38%;全國估算值為199.3萬噸,較7月上旬增加1.8%。全國7月上中旬累計粗鋼日產量為198.2萬噸,較6月同期實際產量下降1.24%。
“之前都是軋線的停產,恢復起來很方便,粗鋼產量的高低也有反復。現在,高爐停爐也出現了,估計到8月中下旬,粗鋼產量規模會出現比較實質性的降低。”劉秋平表示。
在劉秋平看來,粗鋼產量降到接近180萬噸/日,供過于求的狀況才能有比較明顯的改善。
未來資產證券(Mirae Asset Securities)26日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中國鋼鐵廠自6月份以來一直在削減產量,這種做法將持續到8月份。該公司表示,預計到9月份,鋼價還要跌300元左右。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