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約談中糧益海嘉里 食用油全面漲價難以遏制
發改委再次約談食用油企業
據悉,發改委日前約談了益海嘉里和中糧兩家國內食用油巨頭,發改委要求它們從現在開始不要再漲價。
這是發改委今年第二次約談食用油企業。上一次在4月初,當時益海嘉里和中糧先后上調了旗下多款食用油價格,漲幅達8%,結果招致發改委約談,不過現在看來,約談并未發揮作用,否則這次益海嘉里不會繼續漲價8%。
此次發改委的約談耐人尋味。4月份約談還可以理解,當時CPI為3.4%,通脹警報尚未解除,而現在6月份的CPI為2.2%,創下過去29個月以來的新低,按道理,發改委在這種情況下不應該再像去年和前年那樣采取約談的非常手段抑制企業漲價沖動。
那么,發改委在擔心什么?
盡管目前通脹已經趨于緩和,但風險依然存在。首先,為了避免經濟深度下滑,決策層正逐漸加大刺激力度,比如發改委5月份開始大量放行項目,當月共審核了239個,6月份審核了280個;其次,銀根已經松動,而這只是開始,這意味著接下來銀行還會貸出更多資金。綜合這兩點來看,通脹的威脅其實離開我們并不遠。
此外,還有一點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今年美國爆發的旱災。美國大旱號稱50年一遇,大旱預計將使美國的農作物包括大豆、玉米米量大幅減少,同時降低其優良率。根據美國農業部的報告,截至7月15日,美國大豆的優良率為3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個百分點。
不僅美國,南美洲也遭遇了大旱的襲擊。目前干旱已經使南美的大都產量同比銳減了1700萬噸。
中國的大豆進口依存度非常高,約為80%。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數據,2010年中國工進口了5480萬噸大豆,2011年進口了5264萬噸。在進口量維持高位的同時,國內大都產量則出現了下降,2011年僅為1200萬噸,同比減少了200萬噸,預計今年仍將延續這一勢頭。
干旱加上國內大豆產量減少必然會推漲大豆價格,而大豆又是生產食用油的主要原料,大豆價格上漲必然影響到食用油價格,盡管價格的傳導有滯后性,但市場預期已經開始發力,這將促使食用油企業提前進入應對狀態,相信6月份益海嘉里和中糧提高食用油價格跟這一因素有很大關系。
發改委特別關注食用油價格顯然是要為投資放量預留空間,避免再次遭遇通脹尷尬,這無疑會損害到食用油企業的利益,特別是那些中小食用油企業。不過,發改委似乎并不關心這些。
話說回來,發改委不可能完全漠視企業的利益,前兩年同樣如此,那時候的做法是給食用油企業(主要是大企業)扔一點國儲大豆安撫其情緒,但現在情況有別,一方面國儲大豆不足,另一方面大豆價格預計會大幅上漲,企業很難消化,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食用油全面漲價只是遲早的事,約談根本控制不了局面。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