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奶粉黃曲霉毒素超標給中國乳業敲響警鐘
南山倍慧嬰兒配方奶粉被檢出黃曲霉毒素M1超標,這種強致癌物去年底也曾在蒙牛牛奶中被檢出,當時國家質檢總局就已強調,所有乳制品生產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必須檢測原料奶所含黃曲霉毒素M1是否超標,結果時隔半年,相同事件再次發生了。
一次次涉“乳”安全事件對國內乳制品行業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在一線城市,國產奶粉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被洋奶粉擠壓到了2%以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在二三線城市,國產奶粉的情況也非常不樂觀,因為洋奶粉已經開始加大滲透力度,大有將國產奶粉趕盡殺絕的架勢。
當然,從消費者個人的角度來說,國產奶粉既然這么不爭氣,把它們消滅掉未嘗不可。事實上,很多消費者就是這么做的,而且很有快感,至少從我了解的情況看的確如此。
話說回來,這種不分青紅皂白對所有國產奶粉一棒打死的做法有失偏頗,但問題恰恰在這里,消費者無從判斷到底哪些國產奶粉還可以安全食用,因為大家已經上過太多次當,有過太多次慘痛的教訓,這教訓就是,中國政府不可靠、中國企業不可靠,中國專家不可靠,那么,誰可靠?
這其實是非常可悲的事情。
某種意義上說,“國產食品”這4個字已經臭了大街,不管哪一種食品出問題,消費者最終都會聯系到所有“國產食品”上來。好比這次,南山奶粉黃曲霉毒素超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國產奶粉完蛋了。你如果是一個外國人,聽到中國人的這種發散一定很詫異,因為在西方國家,比如美國,很多時候單個企業的信譽破產并不會對整個行業造成打擊,但在中國卻是另外一回事。
有人認為,不能簡單地把美國和中國的情況進行對比,畢竟美國食品行業已經走過最黑暗的時期,而中國的食品行業才剛走上規范化發展的道路。這種觀點可笑的地方在于,中國并沒有認真去借鑒美國及其他先進國家的經驗,而是一味遷就所謂的“國情”,乳業新國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其他國家紛紛提高生奶標準時,中國為了照顧奶農和乳制品企業的經濟利益而選擇跟世界潮流背道而馳,悍然調低了蛋白質含量和菌落總數兩個關鍵指標,結果,新國標被稱為“全球最差”、“乳業之恥”。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