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今后還會有更多漁民被俄羅斯扣押
圖為中國漁民出海作業
日前,山東威海兩艘漁船在日本海俄羅斯專屬經濟區被俄羅斯邊防軍人扣押,船上共有36名漁民。俄羅斯方面表示,被扣押漁船在上述海域非法捕撈。在船上共發現22.5噸魷魚。
事件經媒體報道后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許多人不解,中國漁船為什么會跑到俄羅斯的專屬經濟區捕撈?
日本海是西北太平洋最大的邊緣海,其東部的邊界由北起為庫頁島、日本列島的北海道、本州和九州;西邊的邊界是歐亞大陸的俄羅斯;南部的邊界是朝鮮半島。從地圖上看不難發現,此次中國漁船被扣押地距中國海域較遠,可謂“鋌而走險”。
事實上,中國漁船越境非法捕撈被他國扣押已非一次兩次。去年年底,曾有漁民越境進入韓國海域進行非法捕撈,遭到韓國水警扣押,扣押過程中中國漁民進行了抵抗,結果將一名警長刺傷,最終該名警長不治身亡。
分析指出,漁民之所以頻繁非法越界捕撈主要原因是中國海域的漁業資源逐步枯竭,加之中國漁業人口龐大,在這兩個因素作用下,“鋌而走險”越境捕撈便成了不得已的選擇。
中國漁業資源的萎縮非常厲害。以渤海為例,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長期的酷漁濫捕和水域污染、涉海工程建設等人為因素的共同影響,渤海漁業資源嚴重衰退,生態結構遭到嚴重破壞,生物多樣性明顯下降,種類組成趨于小型化、低質化,資源生產功能嚴重退化。2004年的資源調查顯示,生物資源指數已由過去的每小時捕獲187.9公斤下降到1.54公斤,對蝦、鲅魚等已多年形不成魚汛。
再看中國漁業人口。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數據,目前我國漁船總數達到近100萬艘,全國漁業人口約3000萬人,漁業產量約5000萬噸,是毫無爭議的世界第一漁業大國。
“一直以來,我們對自身漁業資源的保護很不到位,這導致各種濫捕的現象層出不窮,其實就是‘涸澤而漁’,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后果很嚴重。”前瞻產業研究院農業研究員徐宏偉表示。
跟中國相反,周圍各國一直很注意保護自身漁業資源,中國漁民越界捕撈頻繁被抓就是例證。
“從全球范圍來看,各海域漁業資源均呈現出減少的趨勢,不同的是減少的幅度有大有小,這跟各國的保護力度有很大關系。”徐宏偉稱。
以日本為例,日本政府為了恢復和改善近海漁業資源,開發利用遠洋漁業資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實施海洋漁業資源管理法,設定禁漁期,并對捕撈器具、捕撈方法作出規定,避免過度捕撈,使漁場有休養生息的時機。此外,還制定了一系列海洋環保法律法規,嚴格限制廢水的排放。
事實上,中國也出臺了類似規定,但并未得到有效執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