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頁巖氣產業初起步 外資公司投資熱情高漲
在頁巖氣產業,美國無疑走在了世界前列,而中國仍處在探索的初期。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為了獲取開采技術,中國的國有石油企業一方面不斷赴美購買頁巖油氣區塊,一方面也在與跨國石油巨頭在國內展開頁巖氣區塊合作。
殼牌公司今年3月宣布,已經與中國石油簽署了一份產品分成合同,將在中國四川盆地的富順-永川區塊進行頁巖氣勘探、開發及生產。這一產品分成合同覆蓋的區塊約為3500平方公里。
上述努力是否能夠令中國企業最終獲取頁巖氣開采技術?殼牌中國區主席林浩光稱,共同操作頁巖氣就是“最好的技術轉讓”。
一個辦公室辦公
根據上述合同,殼牌將在這個項目中應用其技術、運營專長和全球經驗,與中國石油共同開發項目區塊內的頁巖氣資源。這也是中國首個頁巖氣產品分成協議。
中國頁巖氣產業還處于早期階段,其生產離商業化仍有很長一段路。但這并沒有阻止外資公司投身中國這一產業。
“有分析稱,中國的非常規資源總量可能超過美國與加拿大的總和,不過目前還需一段時間的觀察。”林浩光稱,“我們和中石油在陜西長北的致密氣年產33億立方米米在山西也有著煤層氣合作。在四川,殼牌有著4000平方公里致密氣合作區塊,以及3500平方公里的頁巖氣區塊。”
所謂頁巖氣,是指賦存于富有機質泥頁巖及其夾層中,以吸附和游離狀態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規天然氣,成分以甲烷為主。與常規天然氣相比,頁巖氣開采壽命長,生產周期長。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估算,中國的頁巖氣可開采儲量為全球規模最大,但眼下尚未投入商用。
關于核心的頁巖氣技術轉讓問題,林浩光稱,“在四川富順頁巖氣項目上,殼牌和中石油在一個辦公室里面辦公。技術轉讓,大家認為似乎一定得去實驗室、去研發中心。最好的技術轉讓,是雙方人員每天都在一起,共同推動項目前進。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細節,包括井該怎么設計、怎么鉆,大家都會了解。”
此外,殼牌承諾會對中石油參與項目的人員給予技術、管理方面的培訓,并且還會延伸到項目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6月份,殼牌和中石油成立了一家以非常規油氣鉆井技術為主的全球性合資公司。林浩光稱,“常規天然氣可能只要幾口井就可以了,但是非常規天然氣往往需要打上千口井,這就會造成高成本。”
“這個公司覆蓋了研發、設計、制造、操作等環節。產生的成果目標還不止中國,而是全球。并且殼牌的第十一任首席科學家,擔任該公司的首席運營長,現在常駐北京。”林浩光說。
中國頁巖氣招標蛋糕
可查資料顯示,目前多數專業技術仍然牢牢控制在斯倫貝謝、貝克休斯和哈里伯頓等油田服務公司手中。這些公司此前不愿意把非常規鉆探技術轉移給中國企業。
伴隨著中國的頁巖氣招標,至少斯倫貝謝已在謀求通過投資本地合作伙伴的方式在中國立足。上周,斯倫貝謝以8000萬美元左右的價格收購了安東油田服務集團20.1%的股權,成為這家為頁巖氣開發商提供一系列運營服務的中國公司的第二大股東。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是安東公司的主要客戶。
華爾街日報援引分析師的話說,斯倫貝謝既已進一步深入中國,其他美國競爭對手也有可能跟進。哈里伯頓和華油能源集團已結成提供鉆探運營服務的戰略聯盟。另一家中國油田服務企業宏華集團有限公司已有14%的股權為美國油田設備生產商Nabors Drilling所有。
殼牌公司也試圖釋放善意。林浩光稱,“我們除了在美國休斯敦的非常規油氣研發中心外,還將在中國建立全球第二個非常規油氣研發中心。之所以設立這個中心,不僅僅是看中這里異常豐富的非常規油氣資源,更是看中了中國的智力資源與研發能力,這是中國的強項。”
對于即將舉行的第二次頁巖氣招標,林浩光透露,“我們對中國每一輪的頁巖氣招標都會非常關注。中國方面對吸收頁巖氣技術非常重視。中國的招標現在希望更多的中國企業參與,也不排除跟有技術的外國公司合作。”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隨著頁巖氣的成功,美國對外石油依存度已快速地由2005年的60%下降為2011年的45%。中國的對外石油依存度在2009年突破國際公認的50%警戒線后仍在快速上升。
根據最新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1年,美國天然氣產量創紀錄地增加了470億立方米,相當于2011年全球總增量的48%。美國天然氣產量達到歷史新高,其中30%的產量來自于頁巖氣。
投行杰富瑞在最近一份報告中稱,“未來1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天然氣需求的推動力,每年增長15%。”中國如果想在天然氣領域大有作為只有加大頁巖氣開發力度一條途徑,“這是必然選擇。”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