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獲批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通過了《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提出“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到2015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減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減少10%。
“十一五”時期,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19.1%,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分別下降14.29%和12.45%。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為“十二五”新增指標。
就今年形勢看,在經濟下行的環境下,節能形勢明顯好轉,但新增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目標完成情況依然不容樂觀。
節能形勢好轉
國家發改委9日公布了各地區前5月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海南、寧夏、新疆等3個地區預警等級為一級,節能形勢十分嚴峻;湖北、廣西、貴州等3個地區預警等級為二級,節能形勢比較嚴峻。相比一季度,一級預警地區減少3個,節能情況有所好轉。
與“十二五”節能目標進度要求相比較,海南、青海、寧夏、新疆等4個地區預警等級為一級,內蒙古、遼寧、廣西、甘肅等4個地區預警等級為二級。2011年完成情況落后于時間進度要求的地區中,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等5個地區若保持現在能耗下降趨勢,可望趕上“十二五”進度要求。
不過,結合此前公布的前5個月社會用電量數據,可以發現,節能形勢好轉與經濟下行導致的用電量下降有關。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社會用電量1.9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8%,增幅回落6.2個百分點。5月當月,更有三個省市用電量負增長。
此前,工信部制定了主要工業行業的節能減排規劃,以銜接“十二五”規劃。但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稱,節能形勢好轉不是產業結構優化的結果,更多是經濟下行的反映。
新增減排指標落實不易
去年9月7日,國務院發布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提出,2015年全國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將分別控制在238.0萬噸、2046.2萬噸,比2010年的264.4萬噸、2273.6萬噸分別下降10%。
不過,作為新增指標的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2011年完成情況并不好。
大氣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燒,城市中主要是汽車尾氣排放。環保部6月公布的《2011中國環境狀況公報》提到,2011年全國氮氧化物排放量2404萬噸,與2010年相比上升了5.73%,排放量不降反升,沒有完成年初預定的下降1.5%的目標。
環保部官員預計今年上半年全國氮氧化物排放量依舊不降反升,呈小幅度上升趨勢,但增長幅度與去年全年相比有明顯回落。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