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利網站大洗牌 “寄生”之困待解
100%返利的網站肯定是非法網站
返利網站正在經歷大的震蕩,一場“非正常”洗牌正在展開。
消費500返利500、消費就等于賺錢……“返利式”傳銷網站將“消費返利”的概念異化為“投資返利”。眼下,這些肥皂泡正一個個被各地監管部門戳破。
洗牌之路仍舊漫漫。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我國以“消費返利”為經營方式的企業組織已達2000多家,“消費多少全額返還”的企業近1000家,參與到消費返利經營模式中的代理商、商家會員、消費者會員人數已經超過3000多萬。有業內人士表示,此類網絡營銷模式并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盡快立法立規加強監管已是當務之急。
與傳銷掛鉤引發業界震蕩
最新破滅的返利神話是“中國消費者聯盟”網站。7月5日,溫州龍灣警方偵破溫州建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旗下“中國消費者聯盟”網站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案。案發前該網站宣稱:以500元為一個單位,會員到商家直接繳納75元,商家上交公司后,公司就每天進行返還,直到返完500元。網站負責人投案自首后交代,每天要返還數百萬元現金,剛開始有新會員大量加入還能維持下去,但后來根本就是入不敷出了。
“中國消費者聯盟”網站只是近段時間以來倒下的其中一張骨牌。今年4月開始,包括太平洋直購網、上海家帝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福建百分百返利網、“溫州百業聯盟”、 浙江“萬家購物”網站等數家“返利”網站因涉嫌傳銷或倒閉崩盤、或被相關部門查處關閉。
“對正規的消費返利網站來說,假的返利網被查處當然是好事。但這些案件也的確降低了消費者對返利網站的信任度。”返利網(51fanli)CEO葛永昌表示,近來接到不少消費者對網站的疑問,“問我們會不會也是做傳銷的。”更有一些返利網站表示,6月份網站新注冊用戶數比起上月有明顯的下降,“不排除是傳銷案件的影響。”
多米諾骨牌同時也引發業內連串的自省動作。不少網站開始為自己“正名”,停止各種“擦邊球”的行動,如將各種虛構交易的內容直接刪除、停止線下代理業務等,意欲撇清與傳銷式返利網站的關系。深圳某較大的返利網站,更是直接將網站更名為某“購物網”,通過包郵或降價等方式,將“返利”調整為“讓利”或“零利”,并在其近期舉辦的“代理商大會”上,宣布暫停“積分返利政策”。
“消費返利”異化為“投資返利”
“說白了,就是網絡促銷員和潤滑劑。”葛永昌如此詮釋正規返利網站在電子商務產業鏈中的定位。“消費返利”的名頭被傳銷組織濫用,使正規返利網站“躺著也中槍”,在葛永昌看來并不公平。
在電子商務的整個產業鏈條中,返利網站本身只是前端一個入口平臺,以返還現金的方式吸引消費者,為電商網站導流并從電商網站獲得傭金,并從自己的傭金中抽取一部分讓利于消費者。“也就是說,我們靠銷售提成,為下游電商網站帶去流量和購物行為,為消費者降低支付成本,從而達成‘三贏’的結果。”葛永昌說。“電商與消費者本身是對立的關系,商品信息不透明。我們作為第三方介入,使得商品信息盡量透明,也能在兩者之間形成‘潤滑’的作用。”
葛永昌表示,“消費返利”的網絡營銷模式早在1998年便出現于美國,并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進入中國以后,早期因盈利模式清晰而獲得了迅速發展。但發展過程中,部分網站將“消費返利”異化為“投資返利”,從而陷入了傳銷的陷阱。“這些傳銷網站本身并沒有消費行為產生,完全是基于投資,通過發展下線來騙取資金。”
“真正的返利網站,不會向用戶收取1分錢。而傳銷網站都是靠向會員收各種費用來非法盈利的,這是最本質的區別。”7月5日,深圳給惠網的負責人檀某分析了兩種網站的差異,“傳銷網站通常會以低價格誘惑用戶購買或者是商品價格遠高于市場,然后多期返還給用戶,總額通常是100%以上。可以判定,返利100%以上的網站一定是非法網站。另外,真正的返利網站不參加直接商品銷售行為,其盈利源頭是正規的電商網站。”
各方加強行業監管
“目前整個行業中,返利類網站利潤非常微薄。”從大打“燒錢”圈地戰的電商手里分一杯羹,檀某直言不少返利網站賺錢并不容易。“給惠網目前月訂單量幾十萬筆左右,月交易額為1個億左右,剛剛實現收支平衡”。而返利網(51fanli)月訂單已達到400萬筆,月交易額達到6個億,“預計將在今年實現收支平衡。”葛永昌透露。
6月初,在“福州百分百商城”、“溫州百業聯盟”接連倒閉,返利類型網站崩盤的消息頻頻傳來的同時,6日,京東網上商城發表聲明,宣布將暫停與所有返利性質網站的CPS(以實際銷售情況分成)合作。
在損失了一個大客戶的同時,京東的決定無疑還對返利網站的生存打上了一個大問號:“寄生”于電商獲取薄利的返利網站,怎樣才能健康成長?
“在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過程中,許多擦邊公司經常搭車,這次也不例外。”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主任查東炎7月3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協會將進一步推進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他建議返利網站在發展過程中,也應加強誠信建設,打造品牌效益。還有業內人士表示,正在籌劃組建返利網站的聯盟協會,以期促進行業的發展。
此前,由國家工商總局牽頭發起的《網絡商品交易和服務監管條例》的立法工作于6月正式啟動,并已列入國務院“二類立法”計劃。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立法涵蓋電子商務的諸多細分領域,將規范諸如網絡傳銷等“變種業態”,填補目前監管的空白。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