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的核電:利潤率達27%
核電重啟,箭在弦上
中國核電什么時候重啟?這是全球核電行業迫切想知道的答案。
中國核電產業巨大的影響力使其決策范圍已經遠遠超出了國界。世界各大反應堆產商和非洲的鈾供應商們都指望能通過中國市場抵消在世界其他地方遭遇的經營窘境。國內的核電企業也不例外,從核電政策調整之日起,A股市場核電板塊就遭受了全線重挫。
5月31日,低迷許久的核電行業終于迎來了好消息。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這一天,《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獲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這意味著全球規模最大的核電建設即將重新開啟。與此同時,曾引起巨大爭議的內陸核電站也重新提上日程,各地政府開始重新爭搶“內陸第一核電站”的稱號。
作為一種技術成熟、可大規模生產的清潔能源,對于發展核電,中國高層一直慎之又慎。但是,中國核電重啟背后的推動力到底是什么?是能源短缺,是減排壓力,還是利益使然?
核電發展計劃或縮減
在日本大地震發生之前,中國政府一直看好并大力支持核電產業的發展。
日本福島核泄漏事件的發生,使一些國家開始“聞核色變”。意大利和瑞士先后宣布將全面放棄核電,德國預計在2022年關閉所有核電站。中國則和美國一樣選擇了觀望。去年3月,中國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并對全國核電廠進行全面檢查,自此核電業的未來走向撲朔迷離。
5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被認為是核電重啟的第一步。在國務院通過《核電安全規劃》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調整規劃》后,核電將正式重啟。
我國為何重啟核電,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中廣核集團核技術應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核電專家馮毅表示,目前核電在我國發電結構中占比較小,而近幾年,受電煤供應等因素的影響,缺電形勢呈現更為復雜的態勢。馮毅指出,作為一個人口眾多、能源問題突出的國家,我國不可能徹底放棄核電,核電將成為我國未來可持續能源體系中的重要支柱是業內已形成的共識。
在核知識、核理念、核基礎單薄的中國社會,核電行業每一步的發展都頗為艱辛,一名資深核電人士稱。但中國對國際社會作出的碳減排承諾和持續增長的能源需求,使得發展核電、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成為唯一途徑。目前,中國的人均用電量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要使人均用電量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煤炭消費量將增至目前水平的四倍,那將快速耗盡國內的煤炭供應。按業界之前的測算,即使采用天然氣、太陽能等其他綠色能源并縮減核電發展計劃,要達到在2020年實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的目標,核電裝機容量至少要達到8700萬千瓦。
國務院新通過的規劃已經縮減了核電發展計劃,中國工程院在5月29日召開了一次核能研究課題組研討會,建議我國在2015年核電總裝機約4000萬千瓦規劃的基礎上,2020年核電運行裝機達到6000萬~7000萬千瓦,新建約3000萬千瓦。按照目前國內100萬千瓦的機組平均造價150億元計算,這預示著未來市場規模將達上萬億元。未來十年,核電行業將真正迎來爆發性增長。
利益使然
核電是名副其實的暴利行業。一名券商分析人士表示,核電站有著極強的運營盈利能力。以2006年和2007年為例,核電系統利潤率達到27%,2007年中廣核系統的核電站凈利潤率達到26%,而相比之下,火電的凈利潤率不到10%。與火電站相比,核電站的優勢還體現在每年的運行小時數可達7000小時,遠遠高于火電站的4800小時。
核電站被稱作“印鈔機”是有原因的。專家分析,核電站前期投入很高,但后期就是零投入,目前一家普通核電站每年的利潤可達到70億元。核電站的運營人員一般都有平均二三十萬元的年薪。2011年5月,審計署報告指出,中核集團違規向職工發放各類購物卡共計3228萬元,同時將4827萬元技術酬金收入,違規用于發放獎金。
政策對核電行業也頗為保護。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核電上網電價(平均0.43元)高于火電的上網電價(0.38元),除此之外,國家鼓勵核電站享受第一個5年返還75%、第二個5年返還70%、第三個五年返還55%的稅收優惠政策。
核電重啟的背后有地方政府的重要推動。核電站和核電產業園區的涌現,被認為可以帶動地方經濟的轉型發展。在業內人士看來,從東北的黑龍江、吉林,到沿海的山東、江蘇、上海、浙江,再到中西部的湖北、江西,全都將核電產業列入省級發展規劃就可以看出,地方政府無法忽視核電作為戰略性新型產業所帶來的大好機遇。解決就業、拉升經濟、優化產業結構,對于地方政府意味著政績。建一個核電站需要數千億元的投資,對于地方政府這都是利益。
即使是核電停止審批期間,被認為是第一批內陸核電項目的湖南桃花江、江西彭澤、湖北咸寧核電站對于“內陸第一核電站”的追求從沒停止過,這一稱號曾被上述三個核電項目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據相關公開信息顯示,此三方均已具備核島負挖條件,萬事俱備,只欠“審批”。畢竟,成為內陸第一家核電站,不僅具有示范作用,也會有政策優勢,這使得三地政府對之趨之若鶩。
最被公眾熟知的是負面新聞纏身的江西彭澤核電站,今年2月,其曾被爆出民意調查弄虛作假、人口數據失實、地震標準不符、環評報告嚴重摻水等問題,今年“兩會”期間,安徽省多名政協委員也提交提案要求停止建設該項目。盡管如此,6月4日,關于多家上市公司增資江西彭澤核電項目的公告,讓外界了解到項目廠址的“四通一平”工作已基本結束,項目正在政府部署下有序進行。但彭毅表示,核電重啟沿??隙ㄏ扔趦汝?,“十二五”期間彭澤項目獲批可能性較小。
一名分析人士稱,我國核電多年來一直采取的是“以核養核,滾動發展”的方式,依靠核電站的盈利獲取繼續發展的資金。如果棄核,這意味上萬億元的投資打了水漂,數十萬名從業者要重新安置,核電裝備企業要死掉一大半,核電行業科研機構每年幾十億的科研經費勢必也會大幅削減。
因此,去年5月核電審批擱置后,重啟的操作其實一直在幕后有條不紊地推進。除了地方政府,電力巨頭是最不愿看到核電無限期擱置的。國內的三座內陸核電項目計劃投入超2000億元,前期已投入近百億元,有中核集團、中廣核、中電投三大巨頭牽涉其中,包括湖北能源、深南電A等多家上司公司亦有投資參與。
其中,最受業界關注的莫過于中核集團。該公司通過中國核電這一平臺將核電業務打包上市,目前IPO環保初審意見已經過關,擬募資1735.24億元,內陸核電投資是否會打水漂也必將影響其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