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應盡快制定電動車電池安全性評價標準
但是,有專家認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比不上增程式電動車,因為插電式混合動力50公里以內不用油,但遠距離全部用內燃機,大馬拉小車,油耗同樣很高,而且內燃機和電動機兩套驅動系統,比增程式電動車復雜、成本高,而且插電式混合動力對于電池的要求一點不低于純電動車。
另外,重度混合動力車很難適合中國企業,我國的技術基礎薄弱,有人想靠日本的技術作為出路。“但是在混合動力方面,重演市場換技術的道路并不現實,以普瑞斯為例,兩組動力組合復雜,加工要求高,專利很難繞過。” 楊裕生表示,在我國推廣普及混合動力車并非上策。
相反,中國更適合發展實用小型的電動車,而且這方面具有優勢。首先,立即可節省汽油、減輕污染。其次,每夜的11億多度低谷電,可供數千萬輛小型電動車充電,還可以省掉建設調峰電站的大筆投資。
小型電動車因為電池少、價廉,易推銷,技術積累好,去年我國年產已經達到6萬多輛,并已經出口。
還有,小型電動車可以用220伏的民用電,可作為晚間用電的“家用電器”,鄉鎮甚至無需專門設置充電樁。
楊表示,《規劃》要充分體現近兩年我國電動汽車的實踐積累,應該將《規劃》綱要中提及的“重點推動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的汽車產業化,推廣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改變為“當前重點推進微小實用型純電動汽車產業化,推廣增程式大中型汽車,適度發展插電式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普及節能內燃機汽車。”
“國家應大力推進增程式和微型純電動汽車產業化發展,制定相應的政策;電動車的設計、運行,要以安全和延長電池壽命為第一要務,不能偏離這一方向。”楊裕生表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