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凍銷售額普降70% 企業要求趙普還行業清白
或許,正是得益于行業內龍頭企業的嚴要求,果凍行業才能快速、健康地發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止到2011年年末,國內取得生產許可的專業果凍生產企業已經達到490家,中國果凍行業產量總計超過100萬噸,銷售收入超過150億元,出口約超過1億美元,繼續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保持增長態勢。
當然,果凍行業的發展得益于我國休閑食品的整體發展。
信任
消費者還在猶豫。
“不要低估中國人的智慧,我曾親眼目睹有人用明膠生產過更高級別的營養品。但就目前果凍的售價和成本比較下來,廠家的利潤算豐厚了,大廠子應該沒必要冒險。”經常轉戰于各大明膠廠的一業內人士說。
“消費者寧愿相信一條微博,也不愿意相信食品廠家,是由于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問題十分敏感,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頻頻發生,讓消費者感到害怕了。總之而言,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由于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嚴重,消費者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產生極度的不信任。”梁銘宣稱。
對此,丁紹輝表示,此次明膠事件,是消費者對食品的信任危機積累到了一個點,明膠事件只是個導火索。就果凍而言,它屬休閑食品,消費者可以選擇不吃,受影響就更為嚴重。“如何應對,并不只是果凍企業的事兒,應是整個食品行業的事兒。”
梁銘宣還強調,這再次反映出消費者對我國食品安全產生了很大的質疑及不信任感,因此,我國食品企業要想真正得到消費者信任,長久健康發展下去,應該提高產品質量,提高食品檢測標準及力度,杜絕假冒偽劣行為,真正地為消費者健康安全著想。此外,相關監管部門應該加大對食品企業監管力度,對一切欺詐消費者行為的企業,給予嚴厲的處罰。
如果說以后如何如何,那是將來的目標,可現下,如何恢復消費者信心成了每個企業必須要做的“功課”。
除了中糖協的研討會,喜之郎公司配合監管部門在全國開展針對明膠事件的監督檢查,并向社會公布各級監管部門對其產品的監督檢查結果;向全社會公布產品配方,宣傳果凍產品知識;通過媒體向社會宣傳:喜之郎果凍產品中從未添加明膠,更未添加工業明膠等非法物質。
親親公司也在積極接待、回應各方媒體的采訪,及時澄清事實,維護行業形象;送產品到國家檢測機構進行專項檢測,并及時公布檢測結果,用事實和數字說話;積極配合省市質監局對公司的監督檢查,主動接受政府和社會的監督;向經銷商發出“親親果凍不含明膠的承諾函”,增加消費者信心;在企業內部進一步強化質量安全細節管理,杜絕質量問題發生。
即便現狀暫時無法改變,處于果凍產業鏈上的、上下游的企業也都必須面向未來。相對于果凍行業一直以來的發展成績,其將來的空間和瓶頸更需要重視。
“果凍除感官享受外,還有一定的健康功能。果凍行業發展的瓶頸,主要受制于農產品(魔芋、水果罐頭等)的產量,如,2011年全國水果因天氣等原因嚴重減產,導致果凍業因罐頭原料不足而出現一定程度的衰退。”丁紹輝說。
“每天早晨,上班后的第一個動作便是打開互聯網,瀏覽最主要的網頁,看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和重要新聞,目的是看有沒有和果凍產品相關的,如果有,馬上做風險方面的評估。開會或是啟動新的調查機制,從而控制其對我們果凍產品的影響。”一果凍企業負責人在研討會上說。
顯然,要買最放心的原料,這樣才對生產出來的產品有信心。當然,添加劑也是原料的一部分,隨著工業化生產的發展,正確對待添加劑也是行業和消費者都要欣然面對的。與會的每一個企業產品研發部,均表示日后要生產出更符合消費者口感、更有營養、更安全的果凍食品。
“隨著消費者對功能性食品需求不斷增強,未來我國果凍食品將會逐漸向多功能性果凍發展。食品企業應該以健康安全為基礎,科學的添加食品添加劑,大力發展對人體有益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梁銘宣稱。
“因明膠事件對果凍行業影響很大,企業們都激憤得很,一定不要引用過激的言論。”采訪過程中,也有果凍行業的業內人士如此提醒。
也有果凍企業呼吁:“強烈呼吁央視主持人趙普能夠勇于直面事實,站出來進行澄清和道歉,還果凍企業清白。”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