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音樂領跑亞洲 中國音樂墊底
中國音樂的問題出在哪里?
今年年初的時候,國際唱片業協會發布了《2012數字音樂報告》,報告顯示,強勢的西方音樂壟斷國際市場的現狀無法打破。韓國被認為是亞洲最成功的數字音樂市場,而有關中國數字音樂的情況卻鮮有提及。
音樂無國界,而市場有界。強勢的西方音樂壟斷國際市場的現狀在很長時間內無法打破。6月24日,中法文化之春系列活動之上海夏至音樂日期間,一場“前衛音樂與當代藝術在中國”研討會在多倫現代美術館展開。中國音樂在國際市場是否有新的契機,成為音樂專家學者們關注的話題。
韓國領跑亞洲
以數字音樂為例,國際唱片業協會今年初發布的《2012數字音樂報告》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中國音樂發展遠滯后于世界音樂發展的現狀。
報告顯示,2011年全球數字音樂單曲銷量排名前十位的歌手均來自西方世界。美國創作型歌手及音樂制作人布魯諾·馬爾斯的《Just The Way You Are》、《Grenade》、《The Lazy Song》分別位列該排行的第一、二、十位。在與亞洲音樂相關的研究結果中,韓國被認為是亞洲最成功的數字音樂市場,約有300萬的音樂訂購者。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報告中呈現的主要數字極少提及中國相關情況。
實驗音樂家照駿園認為,中國音樂落后的現狀和中國音樂傳統是有關的。因為傳統古典音樂就是非常私人化的藝術,古琴彈奏往往都是自賞。即便有公共層面的音樂,也多為婚喪嫁娶之類,而可以代表人文精神的公共音樂卻極為難覓。這與西方音樂工業化發展相比相距甚遠。
尋求破解之道
“中國缺乏壯大音樂發展的土壤和精神,目前的努力很多都是個人的精神和文化現象。我們試圖通過這樣的方式傳達給更多的人。但什么時候才有一個真正的爆發,這是未知的。”照駿園說道。
誠然,中國音樂無法打開國際市場也并不能單純地歸結為西方文化占國際主體地位的強勢所致。畢竟近年來,中國藝術品、奢侈品等市場地位都在國際上不斷加強。事實上,從藝術品及音樂兩者市場影響比較來看,著名策展人顧振清與電子音樂家邵彥棚均認為,國外對中國當代藝術的認知度遠遠超過對中國當代音樂的了解。
美術與音樂同為兩種重要的藝術形式,卻在國際地位發展上顯示出了極大的差別。究其原因,邵彥棚如此看待:“這與音樂和藝術輸出的力量有關。中國美術界的各種體制對中國美術人士的培養和藝術輸出方式都比較成熟了,展覽等活動都比較專業。而音樂則沒有實質性的機構去做這些,因此音樂輸出是有問題的。”
同時,與其他靜態藝術形式相比,音樂似乎面臨更多困境。顧振清認為,音樂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有兩種,即出版與表演。由于國內音樂盜版現象嚴重,音樂出版之路并不明朗。而對于藝術演出來說,顧振清講道:“中國是意識形態管理很嚴格的社會,民間的原創電子音樂等藝術形式成長艱苦,現在還是野蠻的生長狀態,得不到基本的青睞。”
在顧振清看來,中國音樂的發展目前只能靠時間的積累,來逐步改進,這是必經的過程。中國音樂人積極將中國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結合,足以表明中國音樂正在努力漸漸擺脫對歐美音樂的依賴,開始走自主創新的道路,值得大眾關注。音樂人自身可以做的就是多參與公眾活動,令關注人群擴大,以此吸引社會投資。
邵彥棚強調,國家對音樂的扶持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音樂的發展狀況。他說:“日本的殿堂級的音樂家坂本龍一很出名,并不是因為他的音樂有多優秀,而是日本國家將他作為一個文化偶像在宣傳,他才有那么成功。中國對外輸出的是什么呢?是‘少林寺’等文化形式,對上層的音樂藝術缺乏關注,這會影響整個藝術的生態系統。這是整個國家政治文化態度的問題。對于藝術家來說,他們關注的只是自己的內心,不會關注這個的。”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