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土保有量大幅下降 部分礦山已枯竭
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廳發布了《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白皮書指出,我國以23%的稀土資源承擔了世界90%以上的市場供應,但資源過度開發也導致了稀土資源保有儲量的不斷下降。
稀土儲量飛速下降
白皮書透露,當前我國以23%的稀土資源承擔了世界90%以上的市場供應。
與業界較認可的中國稀土占世界儲量30%的說法不同,白皮書中稀土儲量說法引起關注。據前瞻網記者了解,“30%”這一數據來源于2003年美國地質調查局公布的世界稀土儲量數據,中國稀土儲量是2700萬噸,占世界儲量30.7%。
工信部稀土辦公室主任賈銀松回應稀土儲量質疑時稱,我國國土資源礦產部門2009年公布數據是1859萬噸,約占23%。
專家表示,中國稀土儲量說法從最初的占到全世界六七成到現在僅占兩三成,其中主要原因就是過量開采。
白皮書稱,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超強度開采,中國稀土資源保有儲量及保障年限不斷下降,主要礦區資源加速衰減,原有礦山資源大多枯竭。包頭稀土礦主要礦區資源僅剩三分之一。
走私量超出口量
白皮書提到,2006年至2008年,國外海關統計的從中國進口稀土量,比中國海關統計的出口量分別高出35%、59%和36%,2011年更是高出1.2倍。
工信部副部長蘇波介紹稱,2011年中國稀土出口的配額是2.4萬噸稀土氧化物,折合實物量是大約3萬噸,但是實際出口1.86萬噸,稀土配額有40%沒有使用。
“去年走私量超過出口,主要是因為去年稀土價格猛漲,走私利潤空間大。”分析稱,走私也造成國內市場稀土正常出口量下降,稀土需求疲軟,最重要的是稀土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