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渤海動力煤跌至729元/噸 或于三季度企穩
監測顯示,目前,秦皇島煤炭庫存量已達940多萬噸,全國重點電廠存煤9313萬噸,同比增長了48.3%,可用28天,兩項指標均為歷史最高水平。
另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環渤海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5500大卡)由4月25日的787元/噸,持續下跌至6月20日的729元/噸。
動力煤價格的大跌,使得煤炭股走勢承壓,6月以來煤炭板塊大幅下挫,跌幅超過大盤。
中金公司行業分析師蔡宏宇預計,煤價將在三季度后期方能有所企穩。
去年11月以來煤價多數下跌
今年海上南北航線煤炭運輸工作座談會上,中國煤炭運銷協會運行處處長李昕表示,煤炭行業已經呈現寬松性平衡的狀況,預計社會總庫存達到3億噸左右,相當于一個月的全國煤炭消費量。由于經濟運行趨緩、南方降水增加,電力需求量的不足傳導至煤炭供應鏈各環節,導致煤炭積壓。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六月前十天,每天的全社會煤炭庫存增加20萬噸左右。同時,進口煤憑借價格低廉優勢,大量進入國內煤炭市場,增加了供給端壓力。
從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來看,除了今年3月中下旬和4月中上旬受大秦鐵路檢修影響連續6周小幅上漲之外,去年11月份以來的其余時間,煤價均在回調。至6月中旬出現加速下跌態勢。
蔡宏宇分析,此輪煤價下跌主要由于多重負面因素導致短期供需失衡,具體包括:重工業行業減速導致用電量增速大幅回落;國際煤價持續低于國內,進口量大幅增加,如1-5月份包括褐煤在內的煤炭凈進口達1.07億噸,同比增加81.7%;結果造成港口和電廠庫存均高位運行。港口煤炭庫存暴增反過來又進一步影響了市場心理,促使用煤企業觀望情緒進一步升溫,從而加劇煤價下跌。
部分專家認為,由于庫存過高,未來一段時間部分企業可能適量限產,緩解供需失衡的局面。考慮到宏觀經濟正逐步企穩、7、8月份用煤旺季的去庫存和9月份大秦線檢修前后的再庫存等情況,專家認為,煤價有望在今年三季度趨于穩定。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