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啤酒品牌在華節節敗退
本土啤酒巨頭正急速擴張
日前,三得利已正式與青島啤酒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書,在華潤雪花猛烈進攻之下死守“上海王”之位的三得利借助與青島啤酒聯手成立合資公司的契機,有望成功保住華東市場的優勢。
三得利的這種窘迫在中國苦心耕耘的外資品牌中并非個案。據前瞻網記者,在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等本土巨頭急速擴張的大背景之下,除了百威英博、嘉士伯兩大外資巨頭依然在爭奪寡頭坐次之外,當年大張旗鼓地進入中國啤酒市場的外資啤酒品牌的發展正遭遇越來越大的阻力。去年出讓大連大雪啤酒退守上海和珠海的麒麟啤酒6月8日很反常地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了一則接受代加工的通知,令麒麟啤酒產能過剩的問題浮出水面。
“國內幾大啤酒品牌正在啤酒市場瘋狂圈地,外資品牌的營銷環境已然越來越差,外資品牌已經基本上退出了批發零售市場,轉走夜場、商超、酒店等渠道。”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表示。
三得利虧損的窘迫
作為較早進入中國啤酒市場的外資品牌盡管有著和青啤合作、雙方實現共贏的光環籠罩,但是這依然難以掩蓋三得利在中國發展的窘迫現狀。作為占據上海啤酒市場頭把交椅超過10年之久的啤酒品牌,在華潤雪花的遠郊近攻之下,其市場優勢已經大不如從前。
據青島啤酒公告顯示,此次與青島啤酒成立合資公司,三得利擬裝進事業合資公司的目標子公司2010年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為虧損544萬元,2011年虧損額降為32萬元。而擬裝進銷售合資公司的目標子公司2010年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為虧損12967萬元,2011年虧損額增加為17320萬元。也就是說,三得利在中國市場的日子并不好過。
“三得利在上海市場的份額已不到三成,在蘇南市場也不到三成,在連云港與淮安兩地也逐漸被壓縮。”在蘇賽特商業數據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保均看來,無論是資金、渠道、品牌,三得利在滬蘇市場都已經沒有優勢,正面與三大巨頭的持久戰將拖垮三得利。
外資品牌隱現潰退潮
三得利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發展遭遇不順,終于劈開了外資啤酒在中國發展遇冷的冰山一角,數年前外資啤酒在中國發展紅極一時。這說明,外資啤酒過往通過大規模參股國內啤酒品牌搶占市場份額,這種粗獷的方式已經逐漸顯露出疲態。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去年2月,因大連大雪啤酒未能取得麒麟啤酒預期的收益效果,日本麒麟控股集團宣布將手上25%的股份轉讓給百威英博,這宣告了麒麟欲借大雪啤酒進軍東北三省的計劃正式失敗。這意味著麒麟啤酒退守上海和以珠海為主的廣東市場。因為麒麟在珠海有著一個年產能20萬噸的工廠,而在上海則有著千島湖啤酒25%的股權。但是前有雪花、后有青島,麒麟啤酒這兩個市場也遭遇到嚴重的擠壓。
數據顯示:杭州市場雪花啤酒穩坐半壁江山,加上西湖啤酒市場份額約占7成,而千島湖啤酒僅占一成。而在珠海市場,麒麟的市場份額已經下滑到20%左右,較兩年前下滑10個百分點,而青島啤酒占據著珠海的半壁江山。
然而麒麟啤酒在中國市場的現狀或不僅限于此。從2010年開始,青島啤酒在珠海布下重兵,其年產能高達45萬噸的搬遷擴建項目遷往珠海斗門區。而反觀麒麟啤酒的珠海工廠,盡管產能僅為20萬噸,但其現在或深受產能過剩的困擾。“為充分利用產能,發揮生產優勢,擴大行業合作,現對外承接啤酒委托代工/委托生產業務,為委托商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從6月8日麒麟啤酒(珠海)公司掛在官網上的這條信息,麒麟啤酒產能閑置的問題慢慢浮出水面。而記者同時發現,就在上月中旬,該工廠在官網上發布了一個設備變賣的招標公告。其在公告中亦說明,工廠根據生產需求,部分設備處于閑置狀態,將部分設備進行變賣處理。一方面開展代工業務,另一方面變賣部分閑置設備,麒麟啤酒珠海工廠的產能空置情況讓人對其產能空置情況產生無限的聯想。
作為進入中國啤酒市場較早的外資品牌之一,去年朝日啤酒以2 .7億元將杭州西湖啤酒朝日(股份)有限公司55%股權轉讓給華潤雪花。“在幾年前朝日啤酒盈利狀況良好,但隨著近兩年國內啤酒市場競爭的加劇,虧損的狀況越發明顯,”朝日啤酒副總經理杉浦康譽曾對媒體坦誠,在華投資盈利呈持平狀態,如果再減去朝日在其他的行業投資盈利,啤酒市場甚至處于虧損狀態。“目前大多數的外資啤酒品牌在華盈利狀況不容樂觀,”杉浦康譽稱。
同樣脫手當初入股本土啤酒品牌股份的還有世界第三大啤酒巨頭喜力。去年四月,喜力以10.8億元拋售持有的金威啤酒21.37%的股權,而就在一個月之后,廣州亞太釀酒宣布在廣州的一期10萬千升新建項目投產,這個總投資約4億元的基地將產品重點轉向喜力和虎牌啤酒,這意味著喜力已經逐步放棄此前在國內參股或控股的區域型啤酒企業,轉而搶占細分市場。
李保均表示,現在喜力廣州工廠年產量不到10萬升,而麒麟啤酒在中國市場主要是海珠啤酒,年銷量也不到10萬千升。“相對于廣東省年消費400多萬千升啤酒的市場容量,兩家企業在廣東市場實在比較微小,”李保均表示。“外資啤酒品牌在中國講究盈利臨界點,隨著歐美市場的不景氣,其對市場回報更講究,一旦市場無盈利,果斷撤回很正常,”對于外資啤酒品牌從去年開始集中出現的這股退出潮,朱丹蓬認為,不同于數年前外資品牌的盲目,如今他們已經非常理性。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