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研發世界首例轉基因“低乳糖奶牛”
圖為普通奶牛
日前,全球第一例轉乳糖分解酶基因奶牛在內蒙古農業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制造重點實驗室誕生。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6月9日下午,在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郊外的一個奶牛繁育基地,新誕生的轉基因“低乳糖奶牛”牛犢時,它正在一個大牛欄里與同伴嬉戲,并不時鉆到其母親腹下吃奶,看上去它與一般的黑白花奶牛牛犢沒什么兩樣。
據內蒙古農業大學生命科學院動物生物技術重大專項項目負責人之一的張立教授介紹,這個取名為“拉克斯”的轉基因牛犢誕生于2012年4月24日,目前很健康。
張立說,2011年5月,他們的科研團隊在一頭黑白花奶牛懷孕45天的一個胎兒中提取了成纖維細胞,然后在實驗室通過一個轉染程序,把乳糖分解酶基因轉到該細胞中,接著建成含有轉乳糖分解酶基因克隆牛胚胎;2011年7月,將其移植到受體母牛體內并使其成功懷孕。懷孕283天后,受體母牛正常分娩,“拉克斯”誕生。
“乳糖分解酶,可以將乳糖分解為被任何人利用的半乳糖和葡萄糖。”張立說,人群中有部分人因缺乏乳糖分解酶而不能飲用鮮牛奶,其原因正是由于牛奶中含有乳糖。當人體內乳糖酶含量缺少時,鮮奶中的乳糖在腸道中就不能被吸收利用和發酵,從而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引起腹脹、腹痛,導致腸胃不適、消化不良。因此,這部分人對牛奶敬而遠之。“低乳糖奶牛”的誕生,有望給患有“乳糖不耐癥”的人群提供“放心奶”。
張立說,他們對“拉克斯”進行的檢測鑒定顯示,乳糖分解酶因子已在其體內充分表達。待它長到25個月、正常產犢后,即可生產低乳糖牛奶。
由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周歡敏帶領的這個團隊,去年共對14頭奶牛實施了轉乳糖分解酶基因胚胎移植,3個月妊娠檢查懷孕7頭,妊娠率高達50%。2012年4月,懷孕到期共產牛犢5頭,產犢率達36%。經過鑒定,5頭牛犢中有3頭轉乳糖分解酶基因成功表達,但另2頭在誕生24小時內夭折。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