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總署:國內印刷業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三位
過去幾年,國內印刷產業發展迅速,整體規模目前已居全球第三位。
“不久前,德國德魯巴國際印刷展覽會上,中國參展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超越日本和美國成為展會的第四大參展國;中國有239家參展企業,僅次于德國本土。”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表示,中國印刷業近年來不斷發展與蛻變,主要得益于印刷業被列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助。印刷業也適時提出實施綠色印刷,將其作為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業集約化程度的推手之一。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截至今年4月,全國103家印刷企業獲得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
2010年9月,環境保護部和新聞出版總署簽署了《實施綠色印刷戰略合作協議》,綠色印刷拉開帷幕。隨后,兩部門共同發布《關于實施綠色印刷的公告》,勾畫出“十二五”期間實施綠色印刷的時間表和線路圖。今年4月,新聞出版總署、教育部、環境保護部聯合印發《關于中小學教科書實施綠色印刷的通知》,綠色印刷正式進入具體實施階段,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國將有30%的中小學教科書實現綠色印刷,再經過1至2年將實現綠色印刷全覆蓋。
柳斌杰介紹,實施綠色印刷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全國首個國家級綠色印刷園區上海金山國家綠色創意印刷示范園區成立。第十屆北京國際圖書節上,全國首批100多種采用綠色印刷工藝并使用中國環境標志的嬰幼兒讀物上市。
柳斌杰還介紹,作為新聞出版業中開放步伐最早、開放范圍最廣、開放力度最大的領域,中國印刷業早已從改革開放前的國企一枝獨秀,發展到今天國資、民資、外資共同發展的格局。“國際印刷巨頭紛紛進軍中國市場,美國當納利、日本凸版、美國利樂陸續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中心城市設廠。港資印刷企業也大舉內遷,勤達印刷、利豐雅高、中華商務、雅圖仕等紛紛在內地設廠,并獲得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到2010年,外商投資總額已達255億元。”
與此同時,中國印刷業“走出去”成績顯著。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對外加工貿易額達662億元,印刷品遠銷到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然而中國印刷業仍以產品走出去為主,以資本和人才走出去為特征的海外辦廠模式尚在探索之中。今年4月的倫敦國際書展上,江蘇鳳凰新華印務有限公司宣布設立海外首家實體企業——鳳凰傳媒國際(倫敦)有限公司,同時,該公司還在英國埃塞克斯郡開建了一個數碼印刷基地,成績顯著。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