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發展核電不會發生類似福島的災害
6日,一則消息在核電業界廣受關注: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與江蘇南京的江寧濱江開發區正式簽約成立核能裝備產業園。在簽約儀式上,中核建總經理穆占英表示,“從長遠看,中國經濟發展對能源需求旺盛,而傳統的化石能源減排壓力很大,國家大力發展核電的總體方針不會改變。”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中核建在江寧濱江開發區投資的核能裝備產業園,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總投資50億元,重點生產核電站建設所需的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穩壓器等核心組件,是國內最大的核能裝備產業園之一。
“去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的發生,讓不少人對核電利用心存顧慮。其實,那次事故是低水平的核電裝置遭遇地震海嘯多重災害作用的結果。”中核建規劃運營部主任王計平介紹,福島核電采用廢水堆裝置,屬于第一代產品,其單回路的設計抗風險能力差;而目前國際上的核電裝備已發展到第三代、第四代,雙回路的設計猶如上了雙保險,即便遇到極端災害,發生類似福島災害的概率也極低。
“總體上看,核電是安全可靠、高效環保的能源,”清華大學核能與新技術研究院專家介紹,核電效能遠高于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本又遠低于太陽能和風能,一粒乒乓球大小核材料發的電,可供一個人“享用”一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在化石能源的緊約束和減排壓力下,歐美不少國家大力發展核電,如法國的核電已占發電總量80%,美國占30%多,世界平均占比為18%,而我國這一比例不到2%。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日通過《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業內分析,這標志著自去年3月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以來一度停滯不前的中國核電發展即將重啟,預計由國家能源局制定的《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也將進入審核程序,到2020年,國內核電裝機目標數字定格在7000萬千瓦。
據介紹,一個核電站的投資為200億元,未來中國核電將有6000-7000億元的投入。江寧濱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高德臣說,濱江開發區此番聯合中核建、加拿大度仕與法國阿爾斯通等世界知名核電企業,集成開發核能裝備,初步計算在接下來的3-5年內核能裝備產值有望達到500億。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